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叙事泛滥时代的小说写作

      我们总是试图用一些词语来把握自己身处的时代和世界,比如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信息爆炸时代,等等。

    2018-12-09

  • 个人意识与时代精神

      一 最近,连续读了文学期刊上的八个中篇小说。

    2018-12-09

  • 新时代文学的“速度与激情”

      ■前人的既有成就和当前的创新理念都表明,只要我们愿意为时代为人民付出才华,不吝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的付出,秉持宁静致远、戒骄戒躁的品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努力使中国故事融入世界故事。

    2018-12-08

  • 张柠:论青花瓷

      一、引论 瓷、丝、茶一起,曾经构成了外国人想象中国的三个代表性符号。

    2018-12-06

  • 刘江凯:现实主义的写作困难

      没有经历写作困难的现实主义,终将被遗弃。

    2018-12-06

  • 中国创意写作,要教给学生什么?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自上世纪50年代流传至今,被奉为圭臬的同时也一直存在争议。

    2018-12-06

  • 陈剑晖:回到伟大的文学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无根”,既缺乏深邃博大的思想,缺乏社会时代担当和理想的文化生命人格,也缺乏复杂细致的人性展示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而内涵苍白、浅薄浮躁、陈陈相因、模仿重复却常常成为当代文学的表征,成为人们诟病当代文学的口实。

    2018-12-06

  • 写作是对“今天”的思考

      ◈ 一 ◈ 这几十年,中国在发生巨变,广东更是如此。

    2018-12-05

  • 岳雯:“透明”的艺术

      关于现实主义,有一些让人过目难忘的比喻, 有助于说明这一文学理论、 潮流与技巧的性质。

    2018-12-04

  • 梅国云:警惕传统作家圈子被社会越抛越远

      人们围坐在一起,如果谈的是某个传统作家的作品,十有八九是文学圈里的人。

    2018-12-04

  • 文学作品年选不能做简单的“拼盘”

      岁末年初,文学作品的年选编纂工作已经悄然启动。

    2018-12-04

  • 新生代军旅文学的“突围”

      主持人:杨庆祥 参与人:傅逸尘、唐伟、李壮、谢尚发、邵部、翟永明、赵依、黄相宜、张维阳、徐艺嘉、陈若谷、李馨、李屹、刘启民、陈华积、赵天成、西元 军旅文学一直在变化,但变的是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故事的讲述等,这些都是文学较为外在的因素;但军旅文学之所以是军旅文学,它最重要的是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是其内里所透露出的军旅文学的气质、风骨、精神。

    2018-12-02

  • 经验、格局与有效传播: 诗歌写作与“新时代”

      有一种事实是我们罕有意识或者说羞于承认的:千百年来,人类在器物文明、科学技术和社会制度的层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迎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但在情感结构和内心世界上,现代人同自己的祖先之间似乎没有太多本质性的区别。

    2018-12-02

  • 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读书者说】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2018-12-02

  • 程光炜:四十年来文学形式探索漫谈

      一般人会说,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新时期40年的辉煌历史?但改革开放的思想核心要说清楚,一是思想解放,二是鼓励人们积极大胆地探索。

    2018-11-30

  • 郭宏安: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列子》中讲过一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两千多年来,魅力不减。

    2018-11-30

  • 谢有顺:广西作家的现代意识

      一 非常高兴来自己求学过的复旦大学研讨广西作家群。

    2018-11-30

  • 《三体》之后,从科幻到文学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与高等研究院支持我召开了一个科幻研究会议。

    2018-11-29

  • 对近20年来我国文学现实如何认识?

      毁誉参半 《小说现场:新世纪长篇小说编年》,是我研究、评论21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部分文章。

    2018-11-27

  • 莫道新与旧 人间要好诗

      写诗和做诗词刊物编辑多年,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熟悉的一些诗人,原本是写现代新诗的,后来却改行写旧体诗词了,而且出手不凡。

    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