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兆云:在坚守中敦行不怠
我有一份执念:若以真实人物作为笔下主人公,必当踏遍其出世入世之地,觅史访踪,感应一方水土对生命的浸润。
2025-09-09
 - 
                        
它是我带走的故乡的一部分——《克兰河畔》创作谈
散文集《克兰河畔》收录了我自大学时期以来,书写的所有关于阿勒泰的散文作品。
2025-09-09
 - 
                        
魏思孝:那些年,我苦于摆脱王小波对我的影响
“成为一名作家,要踩过多少坑?”“遇到写作瓶颈,应该怎么办?”“新人作家如何超越模仿与借鉴形成自我风格?”把这些问题抛给不同的作家,答案大约也五花八门。
2025-09-07
 - 
                        
生命,是一场通关游戏
阿痴,钢城的女儿,她心中藏有一个酒泉“沙漠观测站”守站员的隐秘梦想。
2025-09-07
 - 
                        
海飞:那些积雪以下深埋的往事
我想象大片的雪从天而降,罩住南京城这座六朝古都时一片白茫茫的场景。
2025-09-04
 - 
                        
致敬中国文明的星星之火——《绿色的火焰》创作谈
一、历史 我更熟悉虚构小说的写作,但这次写的长篇《绿色的火焰》是非虚构,抗战时期中国后方的文化活动,以致敬战争年代中国文明的星星之火。
2025-09-04
 - 
                        
许天伦:我活在光的空隙处
我已记不得我的第一首诗是何时写成的了。
2025-09-04
 - 
                        
《小说写作教程》:心手合一讲故事
近年来创意写作专业在国内获得蓬勃发展,202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文系的二级学科,由此在我国大学的专业教学及研究中正式获得一席之地。
2025-09-03
 - 
                        
云舒:我们这代人的“支山”,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精神的海拔
小说《支山》讲述的是父女两代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履行着“支山”使命:父亲那代人的“支山”是用生命阻挡侵略者的炮火,而我们这代人的“支山”,或许只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守住某种精神的海拔。
2025-09-02
 - 
                        
四十多年,对文学的追寻保佑我做一个好人
童年,我第一次读到文学就爱上了它,但我不知我爱的是什么——它发乎文字又高于文字,像月光、像青草,像风在树林里的低语。
2025-09-02
 - 
                        
王彬:从生活中寻觅描写历史的出口
前几年,我到天津参加一个文学活动,活动之余,主办方组织大家去静园参观。
2025-09-01
 - 
                        
“契约”是什么?——《她的契约》创作谈
“契约”是什么? 小时候,学到一个词“契约精神”,似乎跟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有关,还是个褒义词。
2025-08-28
 - 
                        
郑越槟:诗道吹万
没有办法,诗必须是直接从生命中撕下来的一页。
2025-08-28
 - 
                        
吕铮:《双刃剑》创作谈
《双刃剑》写于我的44岁,距《三叉戟》已过去八年。
2025-08-28
 - 
                        
胡澄:向内凝视和谛听
一 从心里闪了一下,仿佛朦胧的夜色中的一点星火;或一个针尖,突然触碰肺腑——我相信所有的诗都是如此。
2025-08-26
 - 
                        
胡学文:是鱼刺,还是生活的隐痛?
《鱼刺》这部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
2025-08-26
 - 
                        
【小说课】老舍:怎样写小说
小说并没有一定的写法。
2025-08-26
 - 
                        
朱山坡:向着光明跑
光明是小说《向光明》中的主人公。
2025-08-25
 - 
                        
天真与经验之歌——《澄明山下》创作谈
这篇小说萌芽于我对重逢这件事的理解和联想。
2025-08-25
 - 
                        
伍倩:《舌锁》的锁芯
“人们惯说,作家创造了这个或那个人物。
2025-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