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乱》自序:似是而非的、风雨飘摇的年代
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一书中有以下一段话—— 一切有文献记载的历史的确都是当时所记载的历史,在文字上是这样,在主观意义上也是如此。
2025-02-26
-
《我的大观园》:“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
我读《人民文学》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陆文夫《围墙》、谌容《减去十岁》开始的,最初的阅读令我意识到,文学是文字背后的人生与情感,是作家在人生经历和时代进程中所要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字文辞文采都不是作家写作的目的,而只是作家表达思想的工具。
2025-02-26
-
周大新:幻想,人不可废弃的一项能力
幻想,词典上的释义是: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2025-02-25
-
流徙或许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处境
动笔创作这部小说时,“小镇做题家”尚未成为公共语境中的热词。
2025-02-25
-
王十月:愿你忠于自我,不舍昼夜
这是病后的第五个春天,广州连日阴雨,罕见的回南天叠加倒春寒。
2025-02-24
-
赵德发:在蔚蓝之境打捞过往
李白诗云:“大块假我以文章。
2025-02-23
-
丰泰庵:换一种方式打开明朝历史
2024年出版的《丰泰庵》,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通过崇祯皇帝的长女讲述明朝末年的故事。
2025-02-21
-
燕垒生:历史的另一种猜测
少年时期,在历史课本上第一次读到了张骞的事迹。
2025-02-19
-
打虎上山与猛虎下山:我的写作及其他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
2025-02-19
-
身后有什么在簌簌作响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环伺》的小说,想象一下,你独自一人走在夜晚的街道,四周黑暗,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看……我又想到另一个词——“簌簌作响”,还一度想以此来命名小说集。
2025-02-18
-
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
小说即对话(节选) 在不同的场合,我总是听到人们说,小说家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2025-02-18
-
李宏伟:浑莽、无界与吞吐量
你理想的小说是什么样?这是个会不时被问及,偶尔也自问的问题。
2025-02-18
-
炎石:此诗无计可消除
写诗和读诗,并非一前一后,是边写边读,边读边写,写就是读,读就是写。
2025-02-18
-
我总是怀着疑惑重新进入这个世界
《积暗之木》的写作早在二〇二一年就开始了,迄今写了六稿——也许以后还会继续下去。
2025-02-18
-
李景泽:从创作由来到叙事建构
远方的山顶有一座烽火台。
2025-02-14
-
叶兆言:小说和字数的关系
很多年前,估算了一下,自己大约写了四百万字。
2025-02-13
-
乔叶:关于《宝水》及其他
一 从乡村情感出发 这么多年来,我写作的内在动因一直在发生着改变。
2025-02-11
-
王元:《美人鱼的夏天》创作谈
我是一名科幻小说作者,从2013年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
2025-02-11
-
黄昱宁:给人物一个重来的机会
十几年前辗转听熟人讲起发生在身边的一桩“事故”:一个在半夜里高空坠落的男孩,生命定格在寒冷的冬夜。
2025-02-11
-
创作谈:侧身切入生活的内部
一切文学创作的目的,是告诉别人你的经验体会和你深入生活内部秘境以后对真相的独特发现,用你的或他人的人生际遇,用你的判断或他人的感知,用分行或不分行,用虚构或非虚构,用戏剧或电影等形态呈现出来,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文学艺术作品”。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