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学文:小说的种子如何生根发芽?
多年写作,每有闪念,我会马上记下,身边有纸笔当然好,没有便记在手机上,再转记到纸上。
2025-05-22
-
“故事会”里见古今——《请君出瓮:话说典籍里的精妙故事》创作漫谈
我一开始写这个书,更多是出于一种兴趣。
2025-05-22
-
胡学文:窥见遗落在时间幕后的尘烟
第一次读《包法利夫人》,我20余岁,参加工作不久。
2025-05-20
-
当时成败已沧桑——《晚清传奇朋友圈》创作谈
千百年来,历史风云聚散,浪花淘尽英雄,那些在“非常之世”里横空而出的“非常之人”,以 “非常之事”建立的“非常之功”,如同一场场风 雷激荡的历史活剧,不但主导了时势走向、神州格局,也令人感慨叹惋、掩卷长思。
2025-05-20
-
《拳头打在棉花上》:我对小说一知半解
1 就像小说里所描述的,《拳头打在棉花上》这个故事,它最初掉进我脑子里的,只是一封如同天外来客般的鬼使神差的信,它跟父辈们一段久远的记忆有关,偶尔提起也是讳莫如深又语焉不详。
2025-05-20
-
孙惠芬:人类的自我超越如何发生
《紫山》这部小说,源自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
2025-05-20
-
螳螂记——长篇小说《黄雀》创作谈
关于写作和阅读,最近有不少的体会。
2025-05-19
-
丁颜:用故事的经纬,编织一张打捞记忆的网
这篇小说不是一个关于乡愁的故事,而是一则关于生命如何在断裂中延续的寓言。
2025-05-15
-
《蟋蟀》创作谈——我们都要过好这一生
去年初冬我去常州参加一个文学活动,主办方将地点安排在一个叫舜山小镇的地方。
2025-05-15
-
衡世敏:热爱永远是真正的天赋
扪心自问,我不是一个天才。
2025-05-14
-
温亚军:也说一篇小说的形成
很难说清一篇小说是怎样形成的。
2025-05-14
-
杨映川:野生人生
都说人类的情感复杂难测,但我发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类的情感越来越呈同质化,甚至,我怀疑很快就能被AI制作成不同的模板了。
2025-05-13
-
杨志军:耸立与匍匐的爱情
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走向制高点的努力,向上、向远的脚步决定了我们的姿态和生命的质量,如果可以任由我们自己安排灵魂的出路,那一定是洞透的蔚蓝以及离蔚蓝最近的雪山。
2025-05-13
-
阿占:“真”与“纯”是我在小说中表达的两个观点
《丹青记》是我的“琴棋书画”系列之“画”,也是继“琴”《制琴记》和“书”《墨池记》之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写作。
2025-05-13
-
段爱松:时光密码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被上了一把锁。
2025-05-12
-
黄昶:劝尔一杯酒
实不相瞒,我对“叫杀”一词最有把握的时间是二〇一九年夏天,而非写作《叫杀》这篇小说的当下。
2025-05-11
-
弋舟:自由的苦役
整理一本自己的短篇小说集,重新翻检旧作,我不禁为自己文学旨趣的顽固而感到惊讶。
2025-05-06
-
孟小书:现实本就充满种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雪松密语》这篇小说源于我在2023年前往黎巴嫩、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难民营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思考。
2025-05-06
-
蔡寞琰:我尚有勇气去做一件事
编者 2017年至今,“85后”作家蔡寞琰已在各类非虚构新媒体平台发表了逾百万字的作品。
2025-05-06
-
毛利:讲故事的冲动从哪里来?
我的眼睛是在黄昏时弄坏的。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