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每天早上七点,许仕农准时给菩萨洗脸”
来源:钟山(微信公众号) | 崔君  2025年04月28日23:31

小说题目里的重楼,是以辽代的佛宫寺释迦塔为原型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县木塔。它是一个楼阁式的建筑,有二十几层楼房那么高,纯木结构,易腐易朽易惹火,却矗立快一千年了。佛塔内的佛像在建造的时候,要进行装藏,即在佛像的身体中,装入重要的经卷、舍利圣物、珠宝五谷等,紧要的东西放在心的位置,密封,意在让佛像与人一样拥有生命,以此来赋予佛像护佑凡人的神圣力。

在木塔的一些史实之外,我忍不住去想象,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如何参与历史缝隙中的偶然性闪现。“上重楼”偏重的动作和时刻,让我屡次记起上一辈女性的隐忍和机敏。于是,农村妇女许仕农慢慢丰实起来,我推测她的个人命运与佛塔的际遇、佛像里的秘藏之间可能的勾连和回转。

这篇小说,讲的是山中寺庙里,义工的故事。这几年的叙述里,寺庙成了一个暂时的避难所,是减缓焦虑、寻求自我、亲近自然的地方。但古寺修行之名的笼盖下,也有一套日常事务的内部程序,义工也还是一个俗世人的团体。人世之路多艰险,朝向五蕴皆空的世界,想必也有长长的楼阶要走。我想试着写一写,一个尘泥中裹身的女人,和她朴素规则里的“得道”。

老故事里,有那么一坛酒,容器看上去只一升许,二人饮之,却终日不尽,这是古人对物之无穷的美梦。现在,在精神世界,似乎尤其需要从凡俗之器中取得源源不断的生机,去抵消日常的疲倦与虚无,从而“风华”和“正茂”,从而“幸福生活”。这在“我”的视角,不是特别容易。“我”与许仕农的相遇,是有趣而温存的。

写这篇小说之前,我有两个小想法,一是想让这个故事好看好读一些,二是想让许仕农这个人物留下的印象深一些。不知是否做到了,期待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指正。在修改的过程中,几位亲近的朋友给我提了很好的建议,深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