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促精品 创繁荣
——《民族文学》作家翻译家系列改稿班有感

作为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民族文学》杂志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作家翻译家、发展繁荣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任。在中国作协的直接领导下,民族文学杂志社今年举办了作家翻译家系列改稿班。自4月在北京举办《民族文学》汉文版作家改稿班之后,6月至8月,相继在呼和浩特、哈尔滨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举办了蒙古文版、朝鲜文版和藏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9月,还在新疆乌鲁木齐和阿勒泰地区分别举办维吾尔文版和哈萨克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一系列改稿班的举办,旨在围绕“办好民族文学”,贯彻落实中国作协文学精品战略,从《民族文学》办刊实际出发,组织作家翻译家交流、研讨和改稿,并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创作和翻译辅导培训,以期提高创作和翻译质量,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力促精品,推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和翻译事业的繁荣发展……[详细]

叶梅:办好民族文学,提高创作和翻译质量

文学翻译是十分艰苦又其乐无穷的伟大事业,民族文学杂志社将努力为少数民族文学翻译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与众多的作家翻译家们一起,沉下心来打造精品力作,通过关于创作、翻译的深度交流,真正抵达文学的本质,传递人民之心声,浇灌民族之花,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详细]

《民族文学》多民族作家改稿班

    4月15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主办的“2013《民族文学》多民族作家改稿班”在北京开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等出席了开班典礼。   
    本次改稿班共邀请到来自13个民族的26位作家,他们都是近两年在《民族文学》发表过作品,并引起一定反响的作者,不仅包括达真(藏族)、单永珍(回族)、刘荣书(满族)、金昌国(朝鲜族)、曹有云(藏族)、梦亦非(布依族)等具有一定创作实力和知名度的作家,还特别关注到句芒云路(苗族)、苏笑嫣(蒙古族)等颇具创作潜质、刚刚崭露头角的80后、90后作家。……[详细]

会场发言 更多>>

凌春杰(土家族)

我喜欢带着象形和意义的文字,喜欢它们和我一起构筑一种理想、传递一种心声、呼唤一种责任、喊出我的爱,它们是那么安静,即使我蹩手蹩脚,它们依然在悄悄地等着我,只要我想和它们互动,它们就会在静夜中依偎在我的怀里,听从我调遣,和我一起喜乐……

冯昱(瑶族)

我之前的小说写作并没有刻意地从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也没有刻意地去反映本民族的生活。通过这次改稿班,听了叶梅主编的讲座,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作家交流后,更坚定了我在鲁院学习期间反思后才有的,从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生活的丰富矿藏中挖掘金子的决心……

苏笑嫣(蒙古族)

七日,正是一个阶段的完整。七日之中,庭院深深,远离杂事,不断清除负重,外在的,和内在的,然后回到一个洁净的自我。耳目和心重新学会专注,知道自己还要长途步行,但已不茫然或恐惧,内心分明却也安然。重回书本,文字是最笃定的力量……

少一(土家族)

我是文学路上的苦行者,在这条道路上蹒跚学步,需要《民族文学》这样的引路者不断给力。我相信前行的途中定有许多坎坷,攀登的双脚也会伤痕累累,但请读者相信,我既然无法华丽转身,定当不会畏难止步,因为心已上路,别无选择……

达真(藏族)

或许在中国文学的大视角来看待《民族文学》,它的小众位置一直是主流视角的定位,然而,从更宽泛的视角上讲,它才是中国文学的主阵地,它符合大中国的称谓,五十六个民族的创作的家园,或许这一观点还有待于被真正的认同。因此,不管自己的作品什么时间完成,首先考虑的是向《民族文学》投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己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刘永娟(壮族)

结业典礼前一天晚上,小安老师打电话让我在典礼上代表大家说几句。放下电话,我的心“咯噔”一下,一秒钟内,我决定了,我发言的题目就是《“咯噔”几下子》。是啊,多么好的一个春天,走着走着,太阳就出来了;走着走着,花儿就开了。无数的“咯噔”后,再经过冷静后的思考、消化、实践,我们的稿子起码应该能改得比原来要好吧?……

杨瑛(蒙古族)

指尖在黑巧克力一样的键盘上等待,如同嫩芽在黑暗的土地里等待。指尖在一百零八个键上行走,那些轨迹绘制下来,是否也像星空一样神秘。那些敲击出的节奏和声响,晃动着文字的光影和明暗。而时光的光影和明暗在窗外的叶间晃动。春天和理想一起来了……

单永珍(回族)

一首诗就是一个小小的秘密,一部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隐秘史的心灵史,而一个诗人的责任就是把无形的时间定格下来,让它永恒地照耀人性的光芒。面对流派纷呈、旗帜林立的当代诗坛,我所能发出的仅仅是来自民间狂野的声音,历史深处的青铜之响……

《民族文学》蒙古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6月27日至30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办、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协办的《民族文学》蒙古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与会的30多位作家、翻译家回顾了《民族文学》在扶持少数民族作家、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营造少数民族文学家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并结合《民族文学》蒙古文版创刊以来的翻译出版工作进行了深度交流,还请专家授课培训,探讨提高文学翻译质量和推动蒙古文母语创作等问题……[详细]

会场发言 更多>>

马英:文化理解是文学翻译质量的保证

文学翻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在汉译蒙的时候,是主场作战的感觉,在蒙译汉的时候,是客场作战的感觉。这是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所导致的。人类文化多远化的发展,注入文学作品以多元化的因素。由于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人们的文化视野和阅读习惯有了不可重复的多样性,这在文学翻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海日寒:多重角色、特色与行动精神

在我心中,《民族文学》拥有三重角色。《民族文学》已成为国内各民族文学交流、互动的最有效的平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出版发行,改变了原来的单向度的交流,形成了以汉语为中介的多民族文字的多向度翻译,大大促进了各民族文学间的“亲密接触”。这是意义非凡的大事……

陈岗龙:蒙古文文学翻译的两个问题

目前蒙古文文学翻译中面临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蒙古文文学作品怎样翻译成其他民族或者国家语言,二是用其他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怎样翻译成蒙古文。把蒙古文翻译成其他语言文字,我以《蒙古秘史》的翻译为例进行说明。《蒙古秘史》以往的译本都没有超出学术界,但是官布扎布翻译的《蒙古秘史》,竟然出现了盗版现象……

阿里木·沙比提:文学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有着56个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这个社会主义时代,文学翻译的作用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它事关国家软实力,事关国家和谐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和进步事业,也事关各个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交流和促进,更事关各个少数民族母语以及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此,文学翻译家们所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

肖惊鸿:民族文化反思与个体经验写作

解读阿云嘎《蒙古药师》,这看上去是个大题目,其实我思考的问题很具体。那就是在个体经验写作中如何反思民族文化。前些年,我读云南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诗怦然心动,它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作家写作的民族文化自觉。对于蒙古族作家来说,笔下的草原、山川、河流和马背上的人们,就是长期传承的民族文化的别样表达……

索苏尔:一部刊物和一个民族

可读性是一个刊物实现功能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每当翻阅《民族文学》蒙古文版,我都难以释手,其首要原因就在于异彩纷呈、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文风活泼生动。它能将文学这一个严肃的主题用一种清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当今时代对翻译的功能要求,也是众所周知的翻译的“再度创造”……

杭福柱:文学翻译的质量取决于译者态度

并不是谁都能翻译文学,但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了翻译家,因此翻译作品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应该说,文学翻译也是一种缘分。是认真对待这缘分,还是蒙混过关,这取决于个人素质。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取决于翻译者的态度。翻译文学作品,必须有一个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若是只为了追逐名利,必将成为失败的翻译……

哈达奇·刚:蒙古文《民族文学》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几年来,蒙古文《民族文学》用心培养译者队伍,严把译文质量关,聘请翻译大家对译文进行一字不苟的审校,使得译文水平一期比一期好、一年比一年有进步,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然而用专业标准来衡量,蒙古文《民族文学》的译文质量,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譬如有的对原文理解不深,有的缺乏精雕细刻……

《民族文学》朝鲜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7月26日至30日,《民族文学》朝鲜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暨中韩作家文学交流会在哈尔滨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作家、翻译家,以及来自韩国的12位作家参加了改稿班,大家就朝鲜族文学创作及翻译状况、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中韩文学交流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说,中国作协将2012年定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年”,开展了10项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学活动,其中《民族文学》朝鲜文版和哈萨克文版的创办,是十分具有意义的两项活动。此次改稿班是对《民族文学》朝鲜文版创办一周年最好的纪念……[详细]

会场发言 更多>>

南永前:繁荣朝鲜族文学的重要园地

《民族文学》朝鲜文版,作为《民族文学》5个少数民族文字版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朝鲜族文学发展的重视和关怀。目前的《民族文学》朝鲜文版具有选刊性质,在形式上很新颖,在内容上也有着权威性。这不能不使广大朝鲜文读者欢欣鼓舞。《民族文学》朝鲜文版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它是汇集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作品的文学园地……

禹光勋:完成中韩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

在以往的中韩文学交流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文学作品由韩国人翻译成了韩语。莫言、戴厚英、贾平凹等很多中国知名作家的代表作都有韩语译本,有的还成为了畅销书。但在中国出生成长的朝鲜族作家读来,这些译本总还有些不能令人满意之处。我认为这是由于译文没能充分传达作品内在的文化内涵所造成的……

刘宪平:沟通心灵的桥梁

文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即使处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学交流,也可以在精神层面寻觅到共识。喜怒哀乐、爱心、怜悯心、宽宏大量、包容、仗义执言、扬善去恶……在人的感情世界和处事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具有共性的、可以达到相互理解的元素。追求美好生活就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吴相顺:面向国内外读者办刊

《民族文学》朝鲜文版,是朝鲜族惟一的国家级文学刊物,应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起到牵引、媒介、纽带作用。以《民族文学》朝鲜文版为窗口和舞台,活跃朝鲜族文学创作,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母语创作与文学翻译水平,培养优秀的民族作家与翻译家,并在中国多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申相星:韩国与中国——文学路上的朋友

韩国和中国共享“汉字和儒教”悠久文化传统的滋养。现在,我们要加深两国在文学上的交流,我觉得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成立一个“中韩文学家协会”。通过这个协会,进行两国作家的作品交流和作家交换访问。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以刀枪相见的政治、军事问题,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来温暖、安抚亚洲人们的心……

金勋:启示与感觉,以及冲动

作家是能与一切事物都可以进行对话的人。对话必然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天上的太阳,甚至于在花瓣上凝结的露水,灵魂,或是与上天。因为作家需要通过这些得到启示或是创作的灵感。我父亲(金哲)是一位当代著名诗人。有人问到父亲如何成为一名诗人时,父亲曾回答:“如果要成为诗人,得具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和感觉。”……

《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8月11日至15-日,“《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多民族作家翻译家就《民族文学》藏文版推动藏族文学发展繁荣、促进多民族文学交流和民族团结进步,以及藏文版继续提高创作和翻译质量、培养和扶持文学新人、进一步办好刊物等方面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说,《民族文学》是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做得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个优秀团队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凝聚少数民族作家、出版作品、培育新人、推出精品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详细]

会场发言 更多>>

丹增:翻译是创新文化的舵手

翻译给藏族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藏历史就是一个翻译的历史。藏族从松赞干布时期开始,从印度的梵文和巴利文开始翻译以佛教为主的经典,其中也包括《云使》《沙恭达罗》等文学作品。藏族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高僧和智者都是有名的翻译家。《萨迦格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文明的旗手、创新文化的舵手、创建历史的助手……

阿来:翻译推动与世界的对话

这次《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研讨翻译问题,很有意义。翻译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跟世界交流对话的方式。所以,翻译水平的高与低,其实也相当于在权衡我们的对话能力的强与弱。因为我要跟世界对话、交流,交流不是简单地说话,重要的是生存观念、价值观念的碰撞,思想文化的互相交融,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马少青:推动民族文学繁荣

藏族文学一直是甘肃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几代藏族作家为甘肃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奉献大量佳作。新时期以来,甘南藏族母语文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扎根发芽阶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荣发展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网络”同步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作力强的作家和翻译家队伍……

降边嘉措:走进帐篷 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藏族文学进步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藏族作家生长在青藏高原,对民族文化有很深的认识和了解,这有助于写作素材的挖掘和情感的把握,但很多藏族作家依然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上,小说写作欠缺语言和艺术上的创新,诗歌也没有完全脱离民歌的表述方式……

尕藏才旦:呈现民族多彩的“秘史”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本身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他生于斯长于斯,和自己的家园血肉相连,血脉相承,与这方土地同命运共呼吸,有着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其次,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为少数民族作家提供了创作上的资源。但优势不等于现实,民族文学的繁荣还存在不少缺憾……

东主才让:文学翻译要理解语境

文学由语言、意境、主题等要素构成。尚未翻译之前,在理解原文时,对于上下文及时间、空间等语境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汉语中的“敬畏”一词,根据语境藏语中有着不同的词汇表达。文章由几组语境构成,这就要求至少细读三至四遍。其次,还要了解意境,即作者情感与思想。最后,要了解主题即作者意图,方能理解原文……

《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9月5日至8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作协主办,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协办的《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在乌鲁木齐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到会看望了与会多民族作家、翻译家,勉励大家努力创作,祝愿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繁荣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疆文联党组书记黄永军,蒋子龙、叶梅、阿里木江·沙比提、阿扎提·苏里坦、包明德、石一宁、郭雪波、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董立勃等参加了开班仪式……[详细]

会场发言 更多>>

艾克拜尔·吾拉木:翻译不易 译者路长

从事文学翻译,对译者是个严峻的挑战,译者不但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领地,还要有两种语言的把握能力,以及不逊于作家的艺术想象力。完成一部翻译作品很难,每一个译者对此都深有体会。我的父亲吾拉木是《水浒传》的译者之一。那时他每日挑灯夜战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安尼玩买买提:挖掘语言的矿藏

文学翻译对我来说比创作还难,因为创作时你能随便发挥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但是翻译要尊重原作者的风格和本意,不能摆脱他的思维框架和表达方式。这种限制对文学翻译家来说是一种挑战。翻译家要忠于作家的语言和风格,同时要考虑怎样翻译才能接近完美,让读者像阅读原创作品那样欣赏翻译作品……

阿卜来提·阿卜杜拉:翻译充实了我的生活

我之前主要从事公文翻译,担任各种会议的口译任务,有时对翻译工作存在懈怠情绪。后来我将一篇汉文作品译成维文,投给新疆的《文学译丛》杂志。译文发表后,自己感到文学翻译像一把火燃烧在我心灵的深处,从此我的文学翻译热情日益高涨,不断翻译并发表文学作品。后来,我接触了《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

苏永成:文学翻译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各民族文化,千姿百态,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形成了各自带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文化。语言是个非常奇特微妙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仅具有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语言,是民族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伊明·艾合买提:文学交流中的译入和译出

文学翻译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它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另外,它能提高各族人民的精神境界,扩大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更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繁荣。丝绸之路是几千年来人类文化交流最为活跃、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互信,首先归功于文化的交流……

铁来提·易卜拉欣:翻译是心灵之间的沟通

《民族文学》维吾尔文版创刊发行以来,以新颖而丰富的内容,出现在广大维吾尔文读者面前,让读者从中获取了深广的知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这次改稿班的举办,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本次改稿班的参加者和一个文学翻译爱好者,我和与会的所有作家翻译家一样,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对《民族文学》的感激之情……

艾孜提力·艾海提:文学翻译与母语的魅力

文学创作从来没有离开过“翻译的掌心”。首先作家的某种心声、情感、领悟、灵感通过“翻译”变为某种语言,再转移到文字,再变为文学作品,然后迎来被翻译成其他民族语言的机遇。每个民族的文学包括原创文学与翻译文学。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原创文学通过文学翻译才能被其他民族读者了解……

乌买尔·买买提依明:如何把诗翻译成诗

不论哪一类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作者内心爆发的想象力,纵情投入创作是关键,诗歌创作更是如此。诗人进入创作,一般来说,内心都会有着深厚的情感需要抒发。诗歌创作不存在什么这种写法好、那种写法不好的问题,不存在应该用这种方式写诗、不应该用那种方法写诗的倡导。用什么方式写诗由作者自己的风格、思维方式来决定……

《民族文学》哈萨克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

    9月8日至11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作协主办,中共阿勒泰地委宣传部、阿勒泰地区文联、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协办的“《民族文学》哈萨克文版作家翻译家改稿班”在阿勒泰市举办。蒋子龙、白庚胜、叶梅、冯艺、艾克拜尔·米吉 提、石一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热孜别克·哈木扎等参加了改稿班开班仪式暨多民族作家文学交流会。
    白庚胜在讲话中对新疆各族人民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所作出的伟大精神创造表示敬意。他说,新疆各民族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文化,希望各民族作家能够深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中去,以人类情怀、世界视野、中国担当和民族使命,创作更多能够沟通人心、沟通文化、沟通思想的文学佳作,并且通过广大作家、翻译家、评论家的努力,改变目前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评论相对薄弱的现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