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动画和漫画中的角色表情元素符号
来源:文艺报 | 刘书亮  2021年02月07日08:59
关键词:表情元素 漫画

B与C均是发怒的青筋脱离肖似性的典型使用(图2)

一些常见的表情元素使用样例(图1)

动画和漫画都是年轻的艺术形态,但它们已经形成了许多稳定的表意方式。现在就让我们以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为基础,来分析动画和漫画作品中常见的一些视觉化表达。

皮尔斯在他的研究中对符号有过很多分类方法,其中最有名的一类是他根据符号与指称对象的关系将符号分为三种:肖似符号(icon)、指示符号(index)与象征符号(symbol)——这大概是皮尔斯最有名的符号分类方法。其中,“肖似”是指外观上的符合和相似——照片、画像(无论画中是不是现实里存在的对象)、雕塑,这些都是通常意义上的“肖似符号”;“指示符号”是与被指涉物具有因果关系或时空上连接关系的符号——一大团乌云指涉着即将倾泻而下的瓢泼大雨,这里的乌云就属于“指示符号”;而“象征符号”与指涉对象之间则是纯粹的约定俗成关系,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语言表达与文字等基本上属于“象征符号”。

当动画和漫画作品尝试塑造角色的面部表情或对角色情绪进行视觉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如图1所示的内容,在这里称之为“表情元素”——当角色愤怒生气时,他额头上长出三四根向内弯曲的弧线,看上去如同青筋暴起;当角色尴尬沮丧时,他眼眶上方出现几条竖线,似乎冷汗直冒;当角色害羞脸红时,他脸上会出现几条斜线;当角色阴沉着脸或者密谋诡计时,其面部会出现“自下而上地打光”的效果,额头上部产生一块阴影,可能露出或不露出眼睛……

乍看上去,似乎以上这些表情元素都是肖似符号;但实际上,一些符号已经发生了朝向象征属性的偏移。这偏移所产生的一类非常典型的现象便是,这些表情元素的出现常常忽视了元素本应所处的空间位置——青筋不以“恰当”的位置出现在额头,可以画在头发表面,可以画在脑袋旁边,甚至可以被置于对白框中(如图2);表示冷汗的一排竖线常常占用很大空间,还能直接作为背景……在这里,表情元素的使用方式彻底发生了变化,用法与文字类似,成为一种便于援引的象征符号。尤其是在对白框中的情况,俨然将视觉性的表情元素直接用作文字,暴起的青筋就这样成了“没有读音的字词”。它们跨越了肖似与象征的鸿沟,可以说同时具有肖似与象征两副面孔。

这些表情元素能够跨越上述鸿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常常是相当简化的视觉符号,尤其是对二维动画和漫画造型而言。暴起的青筋就像一个只用三笔即可写成的象征文字符号那样简单。所以它们既拥有了被多次复制和反复使用的较大潜能,也易于绘制,更易于识别和记忆。在诸多创作者的一次次使用中,表情元素符号渐渐在动画和漫画表意体系中稳定下来,具备了真正的象征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