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网络视听: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互联网迅猛发展,我国网络视听节目步入黄金十年。
2022-10-13
-
丁晓平:时间是从哪里来的?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后,因为《红船启航》的获奖,我受到师友亲朋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2022-10-12
-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2022-10-12
-
文学在人群在的地方
记 者:作为曾经的杂志编辑,这几年你经历了创业,开发了软件“一叶故事荟”,还一手策划了“无界文学漫游计划”以及负责了《收获》App的开发和运营工作,这些体验对传统文学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陌生而新奇的,从事了这些工作之后,你觉得这些年融媒体的发展对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当初又是如何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 走 走:我理解融媒体的重点是融,就是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使得人力配置更加高效、宣传铺面更广更深。
-
赵超:所有弯路 都是捷径
2009年春天,刚毕业的我也像同届毕业生一样,怀揣着简历和梦想,走入一家家公司面试,努力寻找一个图书编辑的职位。
2022-10-10
-
省登宇:相信经典的力量
十几年前我做文学刊物编辑的时候,时常入不敷出,需要流转自己的藏书以补贴日用。
2022-10-10
-
郑建华:教育出版这十年
这十年,我的关注点一直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上,并由此拓展到家庭教育版块和文教板块。
2022-10-10
-
兴安:回顾和总结的底气
创意合作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除了我这个“60后”,全是“70后”“80后”,由此我混迹其间,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龄,感觉也和他们一起成长,感受和亲历着作家出版社前进的脚步,一晃已近9年。
2022-10-10
-
史佳丽:十年回眸
十年之间的事情,说起来“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倏忽就走远了。
2022-10-10
-
韩星:用绘本讲好中国故事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作家出版社文化编辑部用装帧精美的故宫国图馆藏版《耕织图诗》向大会献礼。
2022-10-10
-
李宏伟:十年六种书
过去十年,对时代气息的感知、对所处环境的体认、对日常生活的感受,有幸留存于或独自策划编辑、或与同事共同推出的一本本书中,姑且选取其中的六种,以偏概全地略做回望。
2022-10-10
-
向萍:图书,编辑成长的“年轮”
时间本没有形状,却如一个无形的容器,容纳其间发生的种种变化,从而显现其流逝。
2022-10-10
-
左昡:我有一间小书房
我有一间小书房,不在我家里,书也不算多,却是我这十年来身为一名儿童文学编辑最为珍视的所在。
2022-10-10
-
十年,回归
我一直很羡慕具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
2022-10-10
-
欧逸舟: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
5年前,我硕士毕业,成为一名编辑。
2022-10-08
-
刊物以外的文学人生
最近十年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较传统作家通过在刊物发表作品走上文学舞台来说,很多更年轻的创作者,都是在豆瓣网上被人所熟知的。
2022-10-08
-
张秋铧:晚秋耕耘十年间
进入新时代,每一个年份都很珍贵,每一个岁月都有创新。
2022-10-08
-
王苏辛:虚指的21岁及仿佛成熟的30岁
算起来,写作已经超过十年。
关键词:  王苏辛2022-10-01
-
站在广义的文学面前
记 者:你曾在大学和鲁迅文学院做过教师,后来又赴临潭挂职锻炼了两年。
-
徐贵祥:重读十年书
2012年夏天,接到通知,上级决定调我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工作,我当时的心情有点复杂。
关键词:  徐贵祥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