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年,回归
来源:文艺报 | 954297  2022年10月10日12:01

我一直很羡慕具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小时候,奶奶总会告诉我当天需不需要带伞,依据来源并非天气预报,而是她对下不下雨和什么时候下雨的某种奇妙的直觉,比天气预报还准。一直生活在南方老家的母亲也有类似的能力,至今依然会在北京气温变化前的某个时刻精准提醒我增减衣物,并提前预告某些蔬菜水果的最佳购买时间。这两位是我心目中妥妥的“生活家”,对周围的人极有帮助,她们的这种预见力并非神力,而是来源于她们对某种规律极强的把握能力。这十年来,图书市场风云变幻,工作担子逐渐加重的我,时不时也会感叹,如果能成为像她们一样有“先觉”的人该多好。

回顾这十年的图书编辑历程,电子书冲击、短视频崛起、纸质书式微,各种关于图书的新旧论断不绝于耳,一度让我这个缺乏先觉的人迷茫,纸质书的出路在哪里?如今回过头来看,“回归”反而成了我对这十年图书市场和编辑工作的深刻感受。不知是否源于对新媒体介入的恐慌,有一段时间,图书的出版特别追求形式:开本有一阵流行大的16开,书名也极大,有的占封面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开本越大就越大气;渐渐地,大开本被嫌弃,又流行起小小的开本,细细窄窄,书名也小小的,越小越让人觉得洋气。装帧形式更是一度越复杂越好,多层的、透视的、异形的、刷金的、贴布的、裸脊的……极尽形式之能。编辑时常会对图书封面设计苦恼不已,担心设计的不完美影响了图书的传播力。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快速发展,形式主义被便捷主义打败,特别是短视频的风靡,让读者有了更直接、更精准地获得图书内容的方式,图书在形式上终于返璞归真,简约终成风尚。图书行业重回内容核心,这样的理性回归是一个极好的现象。

对我们编辑部而言,这十年,我们一直以文学品质为核心,形成了良好的编辑出版氛围。我们在前主任陈晓帆的带领下编辑出版了渡边淳一精品书系,获得极大成功。《失乐园》(全译本)不仅荣获“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还荣获了中国出版协会颁发的“第十届引进版社科类优秀图书奖”,成为出版行业现象级的产品。《老人这宝贝》荣获2014年度十大华文生活类好书。我们持续出版《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系列丛书,其中《蒙古密码》等多部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2019年,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后,伴随着一系列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建立,以及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的调整完善,出版社形成了自我革新的新气象。在出版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形势下,这种自上而下的变革,带领着我们由舒适区回到学习区,重新研究文学市场新形态。针对出版社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出版不足、网络文学出版空缺的薄弱环节,我们编辑部承接了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联合出品的《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和《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网络文学名作典藏丛书》等几套大型图书的编辑工作。《新编新译世界文学经典文库》以新的视角、新的语言、打造新的经典为目标,组织优秀译者团队翻译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至今已推出11部图书。《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以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为目标,已陆续推出四辑20部作品,《网络文学名作典藏丛书》以实现网络文学精品化为目标,精心修订推出网络文学代表作《将夜》《神墓》两部作品。这两套网络文学丛书从阅读引导和作品提升两个层面肩负起了我们对实现网络文学精品化的理想和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为文学编辑,我们欣喜于十年来文学出版的理性回归,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虽然对文学品质的追求和坚守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辛苦,但我们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作家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