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ZUO JIA YIN XIANG

01天马行空的奇妙碰撞——羽轩W访谈

羽轩W至今总创作字数超600万字,文风多变,脑洞出奇,善用轻松语言描绘故事,展现出网生一代作家对幻想言情、科幻与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在她的笔下,赛博朋克与国风神话、传统文化和星际科幻完美结合,既不乏对未来世界的敏锐思考,也饱含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厚爱……

01
天马行空的奇妙碰撞——羽轩W访谈

《星际第一造梦师》本身可能更偏向于一本爽文。我平时就是一个很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然后也会看一些相关的视频,会受到些触动。比如李子柒的视频。外国人也很喜欢看这样的视频,也看到有一些在国外的留学生去弹古筝或者跳舞,收获了很多国外朋友的喜爱。这都给我一种启发,就是外来者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喜爱,自己心里也会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感。所以当时产生一个这样的想法,可以把它应用到网文小说里……

首师大青春榜团队 《青春》
02“不断跨类型的挑战”——须尾俱全访谈

说起来,我挺感激“网文”这一创作形式的存在。我自小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但是如果放在网文出现之前,我想以我最初的青涩幼稚,绝不足以爬上一个平台,获得讲故事的空间,遑论读者。网文的门槛低,才挤进来一个我;有一条路在那儿,人才会想走上去看看。可以说,形式的存在,鼓励了我的探索……

02
“不断跨类型的挑战”——须尾俱全访谈

我写末日时,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好像无CP就意味着女主角必须冷面冷心冷情冷肺,不能与任何人有任何感情纠葛。人类感情是这么复杂细腻又幽深的东西,充满无法被语言定义的灰度与维度,在把恋爱刨出去之后,就像是拿走了一片一直放在镜头前的叶子,后面的世界,更广阔深邃,值得玩味探索啊。

《青春》
03李遨:为现实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是2003年在部队当兵时,开始用笔名“银月光华”进行网络文学写作的。由于当时上网不便,我都是单机创作,之后用3.5英寸软盘刻录下来,邮寄给朋友发表。对军事装备的痴迷和对军营生活的熟悉,使得那时的创作融入大量军事元素,成为我最初的灵感源泉……

03
李遨:为现实插上想象的翅膀

网络文学吸引我的一点是它持续且快速的更新,需要紧密结合时事,跟着时代的脉搏去写作。我的新作《云启未来》直接将视角拉入当下,作品中的人物就生活在2024年,以工业软件为视角穿插盾构机、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脑机芯片等高新行业。这种对现实的贴近,这种立足当下、未来已来的时空感,敦促我加倍努力去了解科技前沿,吸收丰沛知识,用想象力为现实插上翅膀……

李遨 人民日报
04何常在: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和世界对话

何常在出生于1976年,原名崔浩,邯郸人,大学所学专业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97年毕业后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一年后何常在辞去工作,先后到媒体行业和政府机关任职。2000年,他选择成为一名专职作家,那一刻梦想照进了现实,他的文学梦得以自洽……

04
何常在:写作是为了更好地和世界对话

我们在生活中都是摸索前行,摸着石头过河,可能有人个子高一些,有人矮一些,有人眼神好一些,感觉灵敏一些,因此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和未来并不一样。对于“回溯式写法”“实现了现实主义的启蒙性功能”,我是赞成的。网络小说本就在写作手法、叙事技巧上一直探索和追求,现实题材对于网络小说来说是新兴题材,更多尝试有助于现实题材吸引更多的读者……

文艺报 郎静
AI不是对写作的威胁,而是有力工具

概括地说,AI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既有海量文学作品的分析,发现并运用复杂的媒介文学写作规律建立起媒介文学话语写作的数据模型,从而能够按写作者的指令要求进行文学写作,已成为现实……

来源:文学报| 郑玉明2025/2/20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重生、穿越等一系列细分类型;武侠小说则“升级”为修真、仙侠、玄幻等更加丰富的文学想象……

来源:光明日报| 战玉冰2025/2/18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道诡异仙》读札

每当新的美学特征涌现于新的文学样本,如何对正在进行时态的美学范式加以命名,就成为批评界亟需重视的话题。所以,将网络作家狐尾的笔最新完结的这部作品置于案头,我们的确可以小心翼翼又大胆地说(尽管也不无心虚的成分):美是难的,《道诡异仙》是难的……

来源:《青春》(网络文学评论专号) | 陈泽宇2025/1/8
碎片化·视觉冲击力·技术赋能

当下是一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特别是在新技术、新媒介的领域尤其如此。新概念带来新的观念与想象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但如果不加反思地使用新概念,则可能带来对其所表征的新形势、新动向的判断错误,进而导致应对方式的错误……

来源:《网络文学研究》 | 王玉玊2025/1/8
2024网络文艺:向微短化转型 向智能化拓展

2024年,我们与诸位师友一起,观象析理、解疑释惑,分享着对网络文艺发展的思考和见解。新的一年,我们期待与更多名家新锐相约,共同品读这纷纭多姿、生机勃勃的文艺现场,希望为读者正确打开网络文艺大门提供切实的参考……

来源:光明日报 | 胡疆锋 王潇2025/1/4
幻想类网文需向传统深处开掘

近年,网络文学的发展局面已从高潮滚滚渐转为静水流深,但缓流内部的变化和更新,却又有急剧加速和持续深化之势。我们以往在理论认识层面上总结的不少网络文学的特征,正经受着来自网文写作实践一线的四面八方的冲击。其情形犹如江水拍岸、河流漫堤……

文汇报 李林荣2024/12/30
网络文艺摘大奖,时代新声绽芳华

在近日公布的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名单中,一个变化引人注目——网络文艺首次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纳入评选表彰。这一突破,不仅是对网络文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独特价值的认可……

来源:光明日报 | 颜维琦2024/12/26
扫3帝《星斗寥寥云点点》:在观照与叩问中垦拓现实表现的土壤

《星斗寥寥云点点》以全球化浪潮中三维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基点,将杨涵星在三维激光行业的成长成就,对接当今中国在科技、商业、学术等诸多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中国科技自强故事中融入世界语境的叙事背景……

来源: 网文视界(微信公众号) | 翟羽佳2024/12/20
肖映萱:网络文学评论之困如何破解?

在今天,坚持做网络文学评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一位网文的资深读者,一个组织团队周期性地筛选评论网络文学年度作品的评论者,一名高校的青年教师、职业的网络文学研究者,我在各种时刻感到了网络文学评论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来源:文学报 肖映萱 2024/12/17
吉云飞:凭兴趣写作与为历史留痕

为网络小说写评论很难。最难的不在发表,而在看书。男频更是如此,三五百万字的作品,两三千字的评论。要是认真些,通读该作者的全部小说,往往就是千万字以上。如果要算算劳动和产出的效率,的确堪忧。这种时候,只有热爱才会觉得不亏,也才能继续……

来源:文学报 |吉云飞2024/12/16
阅见非遗 | 云霓《四合如意》: 重生“大女主”的逆袭之路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围绕性别议题的社会事件不断冲上热搜,与性别相关的图书、影视作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越来越多的女频网络文学聚焦女性的自我觉醒和个体发展,女主不再是具有“恋爱脑”“性缘脑”的傻白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菁2024/12/06
网络文学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在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看来,消费市场正在倒逼网络文学的类型化创作破圈、出圈,“过去那些类型化写法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网络作家们正运用新手法,让作品别出新意,以赢得读者的青睐”。

来源:文艺报 | 文艺报 2024/12/06
作为当代文学的网络类型小说

中国网络类型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是新的文学机制的产物,在传统类型小说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对人的尊重和对个人的肯定方面,网络类型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一脉相承...…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 周志雄 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