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回忆《撒旦探戈》中文版刚出版时二三事
外国文学出版中心主任姚燚老师在员工群里发布拉斯洛获奖的消息时,我刚做好了饭菜,正准备动筷子,打开群聊看到喜讯,刚好是19:02。
2025-10-11
-
余泽民:拉斯洛始终沉重悲观,又始终怀抱希望
“本来我们下周三约好一块儿吃午饭,我估计也黄了。
2025-10-10
-
陆大鹏、李思园、高伯樵、沙青青:AI时代“译者”应如何自处
古往今来,译者是连接不同语言、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桥梁。
2025-09-29
-
斯洛文尼亚汉学家米加·萨耶:在文化交流中感知认识中国
在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学者,被尊称为“斯洛文尼亚的汉学研究之父”,他就是米加·萨耶。
2025-09-15
-
抗战时期罗念生翻译悲剧《波斯人》始末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古典学家、翻译家。
2025-09-11
-
虽不可译犹译——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意大利文学批评家克罗齐说:“凡属纯文学的作品都是不可译的。
2025-09-03
-
金隄:晚来译“天书”
金隄(1921—2008),浙江湖州人。
2025-08-25
-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抵达彼此
夏海明(Agustín Alepuz Morales),生于1985年,西班牙翻译家。
2025-08-15
-
《芬尼根的守灵夜》的语言万花筒
《芬尼根的守灵夜》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最后一部作品,用乔伊斯自己的话说,创作完《芬尼根的守灵夜》,除了等死,他已经没有其他事情要做了。
2025-08-13
-
选好译本 爱上名著
翻译是传递思想和文明火花的过程。
2025-07-16
-
竺祖慈:我信仰“原汁原味”的翻译
竺祖慈,祖籍宁波,1949年生于上海。
2025-07-04
-
叶果夫遗译莫言《檀香刑》入围亚斯纳亚波良纳奖
70岁的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以其小说《檀香刑》的俄语译本《死亡散发着檀香的味道》入围了俄国第23届亚斯纳亚波良纳奖外国文学奖的终评名单,有望在今年10月获得120万卢布(现合人民币约11万元)的奖金。
2025-06-19
-
读外国名著,如何选一个好译本?
一个好的翻译可以让大家无限地接近原作的内核,而且会带来一场很完美的阅读体验。
2025-06-17
-
一场跨越时空的经典接力跑
近代以来海内外有关白居易生平与传记类的著作,如果不计年谱和家谱的话,至少超过百部。
2025-06-03
-
中外反法西斯文学互译:传递守望和平共同心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2025-05-29
-
和语言漫步的日子
今年春天,我出了两本书和一本译作,分别是小说集《她的生活》、文学评论随笔集《笔的重量》、多和田叶子的小说《雪的练习生》。
2025-05-16
-
“我见证了幸福的事业”
林洪亮,江西南康人。
2025-05-13
-
翻译的棱镜:近代中国的世界文学萌芽
近代中国仿若一艘在巨浪中颠簸的旧船,传统的桅杆已然腐朽,现代的新帆尚未完全扬起,救亡图存成为彼时各界的第一要义。
2025-04-27
-
为中国读者打开波兰文学之窗
2019年11月9日,年届84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林洪亮出现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上。
2025-04-16
-
纪念翻译家赵德明:美好的文学共同体不会消失
4月4日醒来,收到一条短信。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