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幻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29.6亿元,同比增长50.5%,其中,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71.9亿元,同比增长171.4%。
关键词: 科幻产业2023-03-20
-
文字魔魇:ChatGPT能制造赛博杜甫吗?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英文全称: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中文全称:聊天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横空出世!两个多月以来,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它,持续甚久而热度仍未消减,《纽约时报》称其为“有史以来向公众发布的最佳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关键词: ChatGPT2023-03-16
-
当代中国科幻研究的三重世界视野
引言:《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的方法论启示 洪子诚教授的新著《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版)收入其近年的16篇文章,以丰富个案聚焦如下问题意识:中国当代文学在建构过程中如何吸收、内化外国文学资源,尤其是俄苏文学、西欧文学。
关键词: 科幻研究2023-03-13
-
看破众生
韩松老师的小说,总是带着一种诡异的气息。
-
中国需要更多姓“科”的科幻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幻事业发展曾经遇到过一次大的起伏。
-
电视剧《三体》:以科幻观照现实,将本土带向世界
《三体》电视剧最大的成功就来自于对原著的尊重和还原,很多给出高分的观众都认为,《三体》电视剧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精神,甚至在原著基础上,有了很多的补充。
-
科学史视角下的《三体》:混沌秩序下能推进科技革命吗
《三体》作为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又在最近接连被改编成动漫、电视剧等不同的影视版本,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挖掘的潜力。
-
中国科幻 可贺可期
从《三体》小说风靡全球,到《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影视制作日臻精良,中国科幻文艺蓬勃发展、生机涌动,海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备受瞩目的文艺现象。
2023-02-28
-
相向而行:文艺作品中的人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幻作品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2023-02-23
-
释放想象力 激发创造力
核心阅读 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不仅为当下科幻文艺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出版平台,更带动科幻文艺在文体、类型、内容、产业等层面不断突破,助力“科幻热”升温,激发出更多创造活力。
-
《流浪地球2》:坚定文化自信 厚植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于2019年春节上映,并以7亿美元票房位列全球电影票房第137位,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
科幻的文化辐射力,在于其现实的起点
《三体》电视剧的播放已经以超前点映的方式收官,豆瓣评分稳定在8.3,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
《流浪地球2》的文本含混及其未来现实主义
毫无疑问,电影《流浪地球2》的上映,进一步夯实了“流浪地球”系列的国产科幻电影天花板地位,也标示出国产影片在工业化上所能达到的高度。
关键词: 《流浪地球2》2023-02-02
-
国产科幻片缘何成为春节档爆款
《流浪地球2》《三体》《中国奇谭》《深海》等多部包含科幻、奇幻元素的国产影视作品成为春节前后的爆款,其中不凡的想象、精彩的视觉效果引发观众热议。
-
新媒介新思路:构想元宇宙文艺新可能性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
2023-01-30
-
常识健全,活得通透——《三体》中的史强
都说今年是《三体》年。
2023-01-29
-
佳作连连丰盛产:2022年科普阅读印象
“新春酌绿蚁,科普入话题。
2023-01-28
-
《流浪地球》与科幻的科技想象力
即便不是科幻迷,也极有可能在2023年春节走进电影院,去观看电影《流浪地球2》。
-
虽千万人吾往矣:《流浪地球》中的科技想象与科学家精神
人类的未来是何种光景,地球的未来又会是怎样?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越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当下与眼前,而将目光投射于更遥远的未来,去思考地球的命运、人类的归宿,去思索星辰大海、宇宙边疆,刘慈欣正是这样一位“仰望星空”的思考者,他的《流浪地球》(彩插版)2022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集推出,本书的推出与即将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交相辉映,让人重温原著的同时,对这部中国科幻电影新作充满期待,也对科学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
科学 理性 哲学
王晋康起步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与刘慈欣、韩松、何夕并称为科幻界的“四大天王”。
更多
温新阶:在生活的湖底采撷珍珠
“故乡,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她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土地。因为有了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才让这片土地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沦。”
更多

重读《风云初记》:孙犁与“革命现代性”
晋察冀抗战是孙犁的文学“起点”与“原点”,是他的“回心之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