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与宋词中的不同春景
春天是一个渐进的季节过程。
2022-05-02
-
谈谈穆旦的佚诗《在秋天》
研究西南联大的美国学者易社强先生在其大著《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第一部分第一章《从北平到长沙》中不完全征引了穆旦《在秋天》中的四行诗: 在秋天,我们走出家乡, 像纷纷的落叶到处去飘荡, 我们,我们是群无家的孩子, 等待由秋天走进严冬和死亡。
关键词:  穆旦2022-04-29
-
三个“青春”的故事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
-
《当代》与改革文学的发展历程
《当代》杂志创刊号,1979年第1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将建设的重点放在“四个现代化”上。
-
文献中的科举与明清社会生活
科举与捐纳 台湾文人王松《台阳诗话》(1905)记:“今人之所重者,惟科名而已。
2022-04-28
-
笔记小说:弥补正史对民间关注有限的缺憾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形式,简言之,为笔记体式的短篇故事。
-
课文忧愤形象外的陆游
我家乡有一道著名吃食叫做“甑糕”,上网查“甑”为何物时,偶尔看到陆游的这么一句诗:“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秋获歌》);还有一道吃食叫做“麦饭”,又偶尔看到陆游的这么一句:“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东西家》)。
关键词:  陆游2022-04-27
-
何处是“京师”
引 言 在古代东亚经典的“天下”想象中,“京师”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与象征意义:它是由“中国”与“四夷”组成的“天下”所有维度的中心。
2022-04-26
-
郑学富:曲水流觞时节好
据《汉语大词典》解释:“祓禊,犹祓除。
2022-04-25
-
朱子四书学中的诗学
朱子的学问,综罗百代而广大精微。
-
麾驾雷公诃电母
惊蛰之后,天始打雷。
-
严建平谈祖父严独鹤的生平著述与交游
严建平(章静绘) 严独鹤(1889-1968)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报人,自1914年起,在上海主持《新闻报》副刊三十余年,著有大量散文、杂文,并曾创作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又将经他之手发表的张恨水名著《啼笑因缘》改编成电影剧本供明星影片公司摄制。
-
从“禁区”到畅销:川端康成作品在中国
在中文世界对川端康成的标准化简介中,“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标签之一。
关键词:  川端康成2022-04-24
-
姜涛:凯约嘉湖上一只小船的打翻
有关白话诗或白话文学的个人发明史,善于“戏台里叫好”的胡适,在《尝试集》自序、《四十自述·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等文章中有过不厌其详的讲述。
-
朱自清、夏鼐笔下的英伦饮食与中国餐馆
1931年8月,因为清华对教授游学假的制度安排,朱自清前往英国进修一年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并漫游欧洲五国,作为吃货的他,回国后不仅在发表并结集出版的《欧行杂记》中颇涉食事,在日记中提到去吃过的中餐馆名录更是笔者寓目文献中之较多者,为我们了解英国特别是伦敦中餐馆的情况,留下了宝贵的材料。
2022-04-21
-
莫砺锋:两代学人与宋代诗词的两门“课”
2019年,我在《莫砺锋讲唐诗课》的序言中说:“从1979年考进程先生门下,直到2000年先生逝世,我立雪程门二十一载。
-
漆永祥:浅谈古代人物小传的撰写
我们经常会读到古今著述中的古代人物小传,在撰写专著与论文时,常常需要自己写人物小传。
2022-04-21
-
余事作诗人——谈谈中国古代的诗僧
诗僧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04-20
-
《后赤壁赋》中的鹤
从作文的角度来看,前后两篇《赤壁赋》,前赋精心结构,章法谨严,是南朝抒情小赋的路子,后赋更像小品,不经意写来,丽词雅意,符采相胜,精工之外,多有出人意料之处。
-
大众文化与晚清《鲁滨孙漂流记》的中国化
大众文化是《鲁滨孙漂流记》中国化中隐形而不容忽视的支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