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晋如:元好问《雁丘词》是写情之作吗
金代文宗元好问,号遗山,他的《摸鱼儿·恨人间情是何物》,一向被认为是歌颂爱情的杰作: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
-
立场、视野与“辞典政治”——现代辞典的“左翼文学”叙事
辞典是最常见的工具书,“是为解决疑难而相对全面地汇集词语,按单个词目形式分列兵提供诠释和有关知识,配有相应索引和微观语言学著作”。
关键词:  左翼文学2022-05-30
-
胡志金:怎样编成一部图文俱佳的教材
刘树屏一生和教育结下不解之缘,他被称为“常州倡导新学第一人”。
关键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传统文化蒙学2022-05-27
-
古诗词中的初夏色彩
农历四月,正是初夏时节。
关键词:  古诗词2022-05-26
-
“胡饼”的变迁:从“西餐”到日常食品
两千年前的西餐——“胡饼” 以各种史料为线索,跟踪面食推广的过程,可以基本搞清楚用面粉做成的饼状食物出现的时间。
-
学术传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对于这个题目,我首先要阐明两点:一是有关传统的观念,二是对待传统的态度。
2022-05-26
-
汤一介与《儒藏》工程
北大教授汤一介是中国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的著作《郭象与魏晋玄学》是哲学研究绕不开的巨作。
-
从正体与俗体演变看繁简字
汉字由殷墟甲骨文算起,至今已有3400多年历史。
2022-05-25
-
延安文艺 :为时代呐喊 为人民放歌
1944年的延安宝塔山([英] 林迈可 摄) 延安文艺生活的深情回响 80年前的5月,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延河两岸。
2022-05-24
-
李庆西: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一 《晋书》编目有个特殊之处,于诸臣列传之外,“四夷”和“载记”之间,又插入三卷列传(卷九十八至一百),分述王敦、桓温、祖约、苏峻等二十人。
-
文学档案的深度筛选与解读——基于现当代文学档案整理入藏的研究
按照巴金先生的设想,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一个资料中心,它搜集、收藏和供应一切我国现代文学的资料,‘五四’以来所有作家的作品,以及和他们有关的书刊、图片、手稿、信函、报道……等等”。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馆2022-05-20
-
大地足音:鲁迅推崇的欧洲现实主义版画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同时还被誉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他不遗余力地主动搜寻、收集、出版、推广外国版画,包括苏联、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版画。
-
红楼隔雨:开口的第一句话
对红楼主要人物,曹公有个基本路数,即大多按照“人品衣服、礼数款段”来写。
-
郜元宝:只为鲁迅,只为《野草》
《本味何由知——〈野草〉研索新集》一书所收30余篇关于鲁迅《野草》的论文,是在“纪念《野草》出版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基础上编纂而成。
-
谁是“第一”:一个超越了时间刻度的问题
中国新诗的第一人是谁?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在竭力排斥胡适,对《尝试集》多有挑剔,这主要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新时期现代新诗研究的评论反正,就是从承认胡适《尝试集》的时间意义(个人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开始的;同样,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何在,也常常落实为对白话文学的“第一”的认定上。
-
半是风云半是风月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朵奇葩,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文人面貌,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与“唐诗”“元曲”并列。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释的路径探究
文学经典是文学史叙述最基本的内容。
-
主张与行动:胡适董事任上记
胡适一生任过多种职务:国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杂志社编委、图书馆馆长等。
关键词:  胡适2022-05-16
-
呼应《诗经》的芍药故事
时近暮春,前几天坐车经过草桥,不禁想起《帝京景物略》中的一段文字:“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也泉,故宜花,居人遂以花为业。
-
呈现钱锺书真实的学问世界
一代学术宗师钱锺书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被誉为“文化昆仑”。
关键词:  钱锺书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