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唐诗歌的庄严气象
一提到盛唐气象,我们很容易想到热烈、飞动、雄壮、豪迈,未必联想到庄严。
-
穆涛:子不语
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了三个酒鬼故事。
2022-04-19
-
隋树森的治学之道:编辑也能成就大学问
隋树森(1906-1989),北京城长大的山东人,著名的元曲专家、语文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旧中国在国立编译馆任职。
关键词:  隋树森2022-04-18
-
陈子善:中国现代作家与贝多芬三题
刘荣恩咏贝多芬 二〇二〇年,对中国的现代文学爱好者来说,是“张爱玲年”;对全世界的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则是“贝多芬年”。
-
医者仁心:陈邦贤的《自勉斋随笔》
《自勉斋随笔》 世界书局1947年初版 上海书店出版社《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 上海书店出版社《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自出版以来便受到读书界的欢迎,其中尤以牵涉近现代文苑掌故和政坛纪闻的部分最为读者所乐道。
-
古人的“科幻”世界
我国最近不少航天科技的命名都与传统文化符号有关。
2022-04-15
-
周代金文与先秦文学
一 有周一代,礼乐煌煌、文采纷郁。
关键词:  先秦文学2022-04-14
-
顾农:诗词中的时间
一 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时间中,当然是现在最为重要。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04-14
-
南京: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
原标题: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关于南京与《南京百年文学史》 2019年10月31日,也就是世界城市日这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
从迷拜到反思——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巴黎书写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国外文学研究界的影响,也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体的进一步成熟,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研究转向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都市审美想象和书写研究。
关键词:  现代文学2022-04-13
-
《走向未来》丛书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丛书中,至今仍在编辑出版(或再版)并有持续影响力的,并不是很多。
关键词:  《走向未来》2022-04-13
-
曹雪芹笔误了吗?
日前听一位知名作家、学者讲《红楼梦》及于“曹雪芹的诗学观”,在谈到林黛玉给香菱讲诗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
王庆生、杨文军: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回顾与展望
王庆生,湖北汉阳人,195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孙绍振:曹操的多疑与诸葛亮的多智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小说,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
-
暮春到大宋,一起做运动
农历三月,不冷不热,正是户外运动的好时节。
2022-04-12
-
“黄鹤”“白云”孰优孰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董仲舒学说中“人性向善”的意义
从儒家观点着手,讨论主体价值抉择的理论基础脱离不了关于人性论之建构。
关键词:  董仲舒2022-04-09
-
姜宝昌:我为什么要研究因明学
《因明通识》,姜宝昌撰,山东大学出版社2021年11月第一版 承蒙山东大学文学院杜泽逊院长予以推荐、山东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秦大忠、杜永波两先生付出辛劳,使拙作《因明通识》得以及早面世。
关键词:  因明学2022-04-08
-
《三国演义》里的梅子
“青梅煮酒论英雄”可谓是《三国演义》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段落之一。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中国乡村美学
“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