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了那么多年,你告诉我《三峡》的作者不是郦道元
与一般的地理书不同,《水经注》在叙述谨严详赡的同时,还极富文彩,尤其是其中一些写景的优美文字,在后代皆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025-07-14
-
“江山之助”说
“江山之助”说出自刘勰《文心雕龙》。
2025-07-14
-
“孔子删诗”还原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从三千余篇古诗中“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选出305篇。
2025-07-12
-
古代录取通知书漫谈
隋末唐初,科举考试尚未形成定制,当时通知进士及第的“榜帖”“捷报”(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形式多种多样。
2025-07-11
-
《鲞经》:打捞失落的美食传奇
《鲞经》手稿封面 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有不少美食,其中一道以茄子为主料之一的“茄鲞”,描写最为翔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5-07-10
-
点点滴滴是流年 洒落在陆游诗歌里的夜雨
七月,伴着隐隐雷声,北京进入了雨季。
2025-07-08
-
《立春偶成》“东风吹水绿差差”辨
南宋诗人张栻(1133—1180)的七绝《立春偶成》以“律回”为契机,敏锐地捕捉到春回大地的气息。
2025-07-07
-
上书房的历史剪影
故宫之大,令人咋舌,即便去过几次,也很难搞清其真实的格局。
2025-07-07
-
金箍棒下的迷雾:孙悟空身世与花果山属地的文化争夺战
2025年苏超“连云港vs.淮安”的赛场上,“猴子德比”的戏称在球迷间流传。
2025-07-07
-
《雹神》:神界如俗界,聊斋志“不异”
《聊斋志异》 会校会注会评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对我们来说家喻户晓,熟悉又陌生——我们熟悉许多由它改编的影视剧,却可能陌生和隔膜于诸多原作。
2025-07-04
-
颐和园的前世身,清漪园的今世影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025-07-04
-
《游记》书证的发覆
《庄子·田子方》有云:“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2025-07-03
-
高僧背后的阴影
佛教之进入中土,确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盛事。
2025-07-01
-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2025-07-01
-
王国维的“境界”说及“真意”“真情”
“境界”既涉乎对象又离不开主体,是中国文化从目的、意义层面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2025-06-30
-
“红楼第一菜”之谜
《红楼梦》状写“吃喝玩乐”之精彩,古今中外小说无出其右者。
2025-06-30
-
夏季凉饮酸梅汤与老北京的掌故旧闻
作家陈建功在其《寻找酸梅汤》一文中说:“盛夏溽暑,卖酸梅汤的可称为旧京一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
2025-06-30
-
惟有绿荷红菡萏——荷花文化漫谈
自古以来,荷花因其美丽姿态和象征意义,深受人们喜爱。
2025-06-27
-
明清的“高考移民”:金山卫学冒籍案与学额之争
洪武年间,明廷出于“备倭”的目的在今上海地区设立金山卫。
2025-06-27
-
金玉为何是良缘?
《西游记》唐僧师徒路过平顶山莲花洞,孙悟空骗得紫金葫芦,收了银角大王,随即来到洞口叫阵。
202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