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蒙曼:苏轼的贬谪生涯

      苏轼的这一生,经历了宦海起起落落。

    2025-03-24

  • 中国文字的古典品性

      一 人从诞生演化至今,大概经历了两三百万年的历史。

    2025-03-22

  • 《记海错》:从美味海鲜到奇幻海洋

      清光绪彩绘本《毛诗品物图考》里的鲳鱼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古代研究海洋动物的著作,以浙闽两地文献最为丰富,有屠本畯《闽中海错疏》、林日瑞《渔书》、郭柏苍《海错百一录》、聂璜《海错图》等佳作。

    2025-03-21

  • 《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研究的视角转换

      在两万多首宋词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穿越时空的审美力量和创作主体的超越意识,成为宋词第一名篇(王兆鹏、郁玉英《宋词经典名篇的定量考察》)。

    2025-03-20

  • 康熙科学笔记里的神奇动物

      气温逐渐升高,动植物展现出活跃的状态,引起人们的关注。

    2025-03-20

  • 女不为悦己者容

      《诗经·卫风·伯兮》写一位女子思念远征的夫君:“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2025-03-19

  • 古代文人的春日雅集

      进入三月中旬,朝阳二道沟的山桃花率先绽放,和煦的日光与淡粉色的桃花瓣,绘就了春天里的一道浪漫风景线。

    2025-03-19

  • 孤本沉浮——天一阁明抄本《宸濠招》的散佚与回归

      去年6月,流散在外200多年的明抄本《宸濠招》重归天一阁,在古籍圈传为佳话。

    2025-03-18

  • 魏晋注体的辞章化

      对经典进行时代解读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故历代典籍注释颇能反映当时的学术范式。

    2025-03-17

  • 李清照的婚姻幸福吗?

      我们阅读李清照词作时,习惯把词作的叙述者,视为李清照本人,比如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中的《声声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全部与她不幸的后半生相联系。

    2025-03-17

  • 春花须插满头归

      春雨晕染开片片新绿、东风飞洒起阵阵香雪。

    2025-03-14

  • 张之纲与毛公鼎

      张之纲致高云麓信札 作者供图 张之纲(1867—1939),字文伯,号君辅,晚号谢村老民,浙江永嘉人。

    2025-03-14

  • 《琳琅萃珍》:书籍之为珍宝

      奥莱美术馆《琳琅萃珍:唐宋元明清典籍特展》的“头条展品”,果然是《吐鲁番出土六朝写经残卷六种》,不过手卷只展开了前三种而已,不像那本《琳琅萃珍》大画册,在第一部分“印古烁金”的001号展品位置,把六种残卷连带王树枏(音nán)、梁玉书的题跋都印了出来。

    2025-03-14

  • “书医生”修古书

      《微相入:妙手修古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版 修书,慢慢补,一晃,过了十六年。

    2025-03-13

  • 唐边塞诗的“书剑精神”

      在唐代,从中原走向边域的诗人很多。

    2025-03-13

  • 张一南:你可能背了假的绝句

      绝句是汉语最短小的诗体。

    2025-03-13

  • 苏耽仙橘君陈果,一例济人功不殊

      编者按:一片陈皮,凝聚天地精华;一本志书,赓续千年文脉。

    2025-03-12

  • 蛇妖故事与《白蛇传》

      (元)青白釉《白蛇传》戏剧景物枕,丰城市博物馆藏 这件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瓷枕长22.3厘米、宽13.8厘米、高14.0厘米。

    2025-03-11

  • 冯其庸、孙逊和我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绘图终于完成了,回首这一路,有一丝疲惫,有些沉重,也略有些轻松。

    2025-03-11

  • 东汉士人谈论及其文学书写

      谈论作为中国古代士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尽管可以追溯至先秦,但其真正形成并成为士人活动的一大类别,却是在东汉时期。

    2025-03-10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