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宝玉的成长史
贾宝玉成长史之一:性的觉醒 (第一至十六回) 第一回贾宝玉出场的时候只有七八岁,还是一个懵懂顽童,处处现出小儿之态。
2018-05-15
-
沈从文眼里的美
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万卷出版社拟印行沈从文几个创作领域的精品,堪称沈从文爱好者的福音。
2018-05-14
-
鲁迅《狂人日记》百年祭
鲁迅作《狂人日记》的时间是1918年5月,地点是北京。
2018-05-10
-
站在人生与社会“立交桥”上的路遥
一九七七年后,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2018-05-10
-
沈从文离开了三十年,我们依然在他前半生里寻找赤诚之源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今天是作家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的纪念日,他离开世间虽有三十年,却让读者愈发喜爱这位作家,这位从湘西山水之间走出来的作家,以赤诚文字将中国文化点点滴滴浸入读者心里。
2018-05-10
-
《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
(资料图①②为1938年版《西行漫记》扉页与内页,图③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封面。
2018-05-10
-
沈从文:行将超越一切
时间过得太快,二〇一八年五月十日,沈从文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2018-05-10
-
京师大学堂是如何创建的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宣布即日起进行政治改革。
2018-05-10
-
治学不为媚时语 独寻真知启后人
学术之根 1919年,20岁的楚图南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史地部录取,从此与地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8-05-10
-
孤山智圆的诗学旨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儒家排佛之声不断。
2018-05-10
-
祖父夏衍与隐蔽战线(下)
1949年5月初,夏衍从香港北上,在北平李克农家的合影。
2018-05-08
-
萧楚女:一支永不熄灭的“红烛”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2018-05-08
-
古人如何给书斋取名
明代仇英的《桐阴图》(局部),描绘了文人在书斋中的场景。
2018-05-08
-
舅舅王元化逝世十周年琐忆
光阴似箭,时光如飞,舅舅王元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
2018-05-07
-
《现代诗风》:见证施蛰存与戴望舒友情
1935年7月31日出版的《文饭小品》第6期刊有《本社启事两则》,第一则是《〈现代诗风〉再展期》,“戴望舒先生主编之《现代诗风》,创刊号本定七月十五日出版,现因新出版法规定,杂志出版须先经过登记手续,故不得不一再展期,俟登记手续办妥,即可印出也。
2018-05-07
-
祖父夏衍与隐蔽战线(上)
剧的落幕是这样的:脱线数十载的老特工归队了,千里迢迢坐着火车硬座来到北京,要见一位知道他真实身份的老首长,他走到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门前,按响了门铃…… 这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我们大六部口的家也出现过。
2018-05-06
-
江湖之远与庙堂之高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2018-05-04
-
文史结合的三种类型
以近乎完美之设计,乃得无法尽信之结论,诚可见这种登峰造极的文史结合,性价比实在是太低,如果让诗学素养不及陈寅恪先生的研究者来操作,性价比会更低。
2018-05-03
-
顾颉刚和胡适:从论战完败到“史学革命”的大逆转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论战是一次关乎中国现代人文科学、尤其是华夏早期历史研究走向的重大事件,到《古史辨》第一册出版时,“层累说”更因胡适的加封而成为“史学革命”的楷模……后来涉及此次论战的论著,绝大多数学者都想当然地认为顾先生取得了胜利,只有极少数知“层累说”之不然而又不知其何以不然的学者在涉及论战时,仅仅把双方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加置评。
2018-05-03
-
《中国人的精神》是如何成为畅销书的
辜鸿铭是晚清民国时期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翻译家。
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