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谱里的冰心
冰心(1900.10.5—1999.2.28)光明图片 青年时期的冰心 光明图片 10月5日,是冰心诞辰120周年的日子。
-
延安文艺与路遥:丰富而复杂的文学向度
摘要:要对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或作家创作展开分析和阐释,需要我们重回历史现场,在史料基础上,跳出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学规范下单一向度的史学模式叙述,真切抵达历史和作家本身所要呈现给我们的文学向度和价值本身。
-
臧克家:始终为人民而跃动的诗心
臧克家 1905年诞生于山东诸城的著名诗人臧克家,2004年病逝于北京。
-
《光明日报》上的臧克家足迹
● 1954年7月14日,刊发臧克家的诗《我用小声念着你的名字——纪念巴勃罗·聂鲁达五十寿辰》,其中写道:你站在人民行列的前头,/吹着那有力的诗的号角,/不管这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整个的世界都能够听到。
-
外公臧克家:学知不足 文如其人
我是家里第三代中最小的一个,与外公臧克家只相处了短短十三载。
-
谢其章:张爱玲的投稿路径
《杂志》月刊上的张爱玲照片 九岁,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二三年级,张爱玲便迈出了卖稿生涯第一步: 记者先生 我今年九岁因为英文不够所以还没有进学堂现在先在家里补英文明年大约可以考四年级了前天我看见附刊编辑室的启事我想起我在杭州的日记来所以寄给你看看不知你可嫌太长了不我常常喜欢画画子可是不像你们报上那天登的孙中山的儿子那一流的画子是娃娃古装的人喜欢填颜色你如果要我就寄给你看看祝你快乐 没有标点的“第一封投稿信” 这封信题为“第一封投稿信”,刊在1944年12月初版《流言》第123页,作为《存稿》的配图。
-
《大家》与张爱玲友善
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后,上海的文化期刊有过几个月的间歇,又繁荣起来。
-
许子东:张爱玲与香港
在张爱玲的作品里,香港传奇与上海故事常常交织对照,互为他者。
-
辜鸿铭,西学东渐的逆行者?
全球的时代,中西文明以更为紧迫的姿态将相互间的理解提上议事日程,文明将因对话而更加精彩。
-
《陈寅恪文集》与近四十年学术转型
《陈寅恪文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寅恪文集》的再版,最初的动议是纪念这套书,也纪念陈寅恪、蒋天枢两位先生。
-
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从地方到世界”的李劼人
李劼人一度被贴上了地方作家的标签,成为成都作家的代表性人物。
关键词:  李劼人2020-09-26
-
王得后:在鲁迅的词风里
如果不是因为到了鲁迅博物馆,我可能不会认识那么多学人。
-
从小说到银幕:没有“过时”的《家》
今年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
-
曹禺在北京的戏剧人生
今年9月24日是曹禺诞生110周年。
-
毕亮:我在边疆驻村,我在读汪曾祺
201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汪曾祺全集》刚推出时,我被派往汉宾乡英买里村驻村。
-
汪曾祺: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
汪曾祺是个特别好的作家。
2020-09-23
-
张爱玲小说改编起来为什么那么难?
今年是作家张爱玲诞辰100周年。
-
鲁迅《铸剑》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对读记
原标题:幽灵的复仇和弱者的革命 ——鲁迅《铸剑》与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对读记 摘要:鲁迅的小说《铸剑》和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共享一个“故事形态”,可供比较、对读。
-
张宪光:“神偷”张爱玲
一 《倾城之恋》取材于《诗经》中的《柏舟》,有张爱玲的白纸黑字为证。
关键词:  张爱玲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