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漱渝:鲁迅为何未去苏联考察疗养?
这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入题之前做一番简要说明。
-
止庵:张爱玲《创世纪》之后
《创世纪》是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发表的最后一篇小说,分三次连载于《杂志》。
-
韦庄的最后十年:柳暗花明又入蜀
韦庄画像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逐渐走向了穷途末路。
-
李白《静夜思》的文本奥秘
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前人编的《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以及当代的小学语文课本,都对其传播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柳青与《创业史》的未竟之痛
编者按:柳青写作《创业史》,原本的设想就是“描写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着重表现这一革命中社会的、思想的和心理的变化过程”。
-
吴宓的国学观
吴宓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人。
-
高旭东:论沈从文的文学史定位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沈从文身上充满悖论。
-
鲁迅与左翼:理解的障碍
“时代转换”构成了今日理解鲁迅和30年代左翼文化的障碍,一如“祖国”概念之于“破碎/统一”之不同时代。
关键词:  鲁迅研究2020-11-10
-
钱锺书作诗好用“新”
以虔诚之心拜读钱锺书先生的《槐聚诗存》,读着读着,我发现钱先生作诗时好用“新”字。
关键词:  钱锺书2020-11-10
-
张煜:苏轼到底长什么样?
自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均有艺术家为苏东坡立像,苏轼的画像,不仅描摹他的相貌,而且具有承载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和文人风骨的图像学价值,并以此建构起了一种理想的文化人格。
-
波伏娃读丁玲
波伏娃 波伏娃与丁玲,虽同为女作家,可一般想来,她们是难有交集的。
-
《周立波年谱》:对经典作家价值的全方位审视
邹理的《周立波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应该是关于周立波的第一部正式年谱的出版,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学术成果。
-
路遥、陈忠实:文学经典基于扎根时代的创造性劳动
原标题:文学经典基于扎根时代的创造性劳动——以路遥、陈忠实的创作经验为例 路遥和陈忠实是我国当代两位文学成就卓著的陕西籍作家。
-
杨传庆:一九五〇年代的顾随词学
一九四九年元日,年过五旬的顾随在日记中写道:“早雾午昙午后阴”,这阴晴不定的天气让他敏感地想到了时局,特意注云“国内和平气象亦正复如此天气也”①。
关键词:  顾随2020-11-03
-
金宏达:张爱玲的最后岁月
1988年6月, 张爱玲搬进林式同为她安排的一间公寓房,但这并非她最后一次搬家。
关键词:  张爱玲2020-11-02
-
赵树理小说在日本
今年是著名小说家赵树理逝世50周年。
关键词:  赵树理2020-10-29
-
钱志熙:论钱锺书的旧体诗创作及相关理论
摘 要:钱锺书《槐聚诗存》是新文学家旧体写作最见渊源、与晚清流行诗派关系最深者。
-
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吗?
作为清代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的研究近年来持续升温,而桐城派标志人物姚鼐(1732-1815)更是备受关注。
-
夏衍的文学地图
2020年10月30日是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夏衍的120周年诞辰。
关键词:  夏衍2020-10-28
-
王元化:文化先知 启蒙睿哲
一 今年是王元化先生诞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