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道:沈从文早期的美育计划
近日在收集沈从文有关文物研究佚文时,偶然发现一篇他的讲话稿。
关键词:  沈从文2022-05-30
-
周汝昌与“周氏红学”:赋性孤洁显书生本色
周汝昌,1918年出生,2012年去世,天津人。
-
萧军和端木蕻良:“唉,这两个东北男人啊”
萧军与萧红1935年春摄于上海 萧红与端木蕻良1938年3月摄于西安 一 萧军和端木蕻良,前者比后者大五岁,他们都是辽宁人,具体说来,萧军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现锦州市凌海所属大碾乡),端木蕻良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属于辽西,一个属于辽北,两地相距不到四百公里。
-
顾颉刚的“哲学”与“科学”
一 一九一七年初,顾颉刚致函蔡元培谈挽留教师陈汉章(伯弢)一事,大意是陈汉章的中国哲学史讲得不错,陈先生本人有博采旁搜的能力,希望中国哲学门所有的中国哲学史课都由陈先生来讲授。
关键词:  顾颉刚2022-05-25
-
“现代”文学史家的当代生成——20世纪50年代《文艺报》中的王瑶
一、回到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作为王瑶研究方法的生成与再认 1989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以《著名文学史家王瑶追悼会在京举行》为标题,登载了两日前的追悼仪式消息。
-
亲历见证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知名编辑、评论家林建法去世
5月24日凌晨1时,知名文学编辑、评论家林建法因病逝世于沈阳,享年73岁。
关键词:  林建法2022-05-24
-
历史的浪漫派——鲁迅厦门时期写作中的“旧事”与“古史”
1936年鲁迅去世后,叶公超曾写作《鲁迅》一文来回顾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他认为鲁迅“根本是个浪漫气质的人”,而鲁迅的杂文转向则被认为是:“一个浪漫气质的文人被逼到讽刺的路上去实在是很不幸的一件事。
关键词:  鲁迅研究2022-05-20
-
袁鹰的文学、新闻“未了”情
1924年10月,袁鹰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就打下很好的文学底子。
关键词:  袁鹰2022-05-19
-
冯至:一个沉思者的精神超越与生命探求
冯至(1905—1993),本名冯承植。
-
苏轼: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
述而不作:吴宓的读书治学
一 、 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 吴宓除日记外,没有留下鸿篇巨制,目前在报刊上可搜集到约300多篇文章,几乎都是1949年前所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有留下学术文章,思想汇报材料倒是不少,如1967年9月22日日记记载,自1966年9月至1967年4月,他写述说、批判自己的文章,就有数十万言。
关键词:  吴宓2022-05-14
-
卞之琳:既眼望天宇,又面对大地
卞之琳(1910—2000),中国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和评论家。
关键词:  卞之琳2022-05-11
-
路遥接受史之冷热现象研究
路遥小说接受史中复杂的冷热现象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
赵萝蕤:我的读书生涯
赵萝蕤(1912.5.9 - 1998.1.1) 我父亲赵紫宸出身贫寒,但到我该上学时已是苏州东吴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也就是一个现在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
关键词:  赵萝蕤2022-05-10
-
东南与国都之间——蒋梦麟与新文化运动的初兴
新文化运动的人物研究,常被等同于“思想家”研究。
-
叶淑穗:守护鲁迅文物
叶淑穗,广东番禺人,1931年生于北京。
-
当代中国文学学术话语史的“第一手资料”
周扬 20世纪60年代初是周扬开始有意调整工作重心的一段时期。
2022-05-06
-
闻一多的艺术与人生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期推出“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向观众展示了闻一多不为人知的艺术才能。
关键词:  闻一多2022-05-06
-
郜元宝:鲁迅杂文人物形象谱系研究小史
一 鲁迅描写人物并不限于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也有许多局部或完整的人物描写。
-
日记中的夏承焘:平生不作难言事,且向灯前直笔书
夏承焘(1900—1986),浙江温州人。
关键词:  夏承焘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