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史老张:曹禺先生与复旦
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与复旦大学有过多次交集:他的代表作《雷雨》的上海首演,是由复旦剧社担纲的;另一部剧作《日出》的全国首演,其演职人员主要是复旦人;抗战期间,他还到过重庆北碚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外文系任教…… 然而,关于曹禺与复旦交集的史料却比较零散甚或稀缺,在一些权威的传记和年谱中记载也不完整。
-
一个新诗人的起步——袁可嘉求学时期集外新诗考释
袁可嘉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诗歌理论家,在介绍西方现代派理论方面亦颇有成就。
关键词:  袁可嘉2022-03-23
-
丰子恺的“课儿”
丰子恺和外孙宋菲君(右)、幼子丰新枚(左)在一起读报。
关键词:  丰子恺2022-03-21
-
贺绍俊:冯牧的延安时代评述
冯牧是我国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活动家,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职务,积极推动当代文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其贡献和影响得到文坛的公认。
-
爱憎的纠缠及复仇: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
一 倘若说日本文艺批评家厨川白村,是五四落潮期对鲁迅发生最重要影响的异域批评家,那么俄罗斯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则是这个时期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
-
“复仇”,鲁迅小说中的一个隐喻
原标题:纯粹的复仇 一 鲁迅对他所憎恶者怀有大仇恨。
-
刘俊:郁达夫的海外“文”踪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声名卓著的作家,他出版于1921年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在这本集子中的三篇小说《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发表后即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2022-03-16
-
杨树达,训诂学大师的“寂寞勤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
-
宗城:汪曾祺的散文是怎样炼就的?
编者按:近日,95后新人作家宗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至少还有文学》。
-
赵振铎:胸中有丘壑 字海探奇绝
赵振铎,1928年生,四川成都人,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
-
王朝闻:在研究中展现“人民美学”精神
王朝闻(1909—2004),四川合江人,原名昭文,后取《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
-
庄子思想与中华文脉
文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  庄子2022-03-09
-
曹雪芹:传神文笔足千秋
曹雪芹(1715—1763)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借助于文学形象传达了深刻见解的思想家。
-
张炜读杜牧:“他就是诗,他就是青春”
编者按:近年来,对中国古典诗作、诗学的关注成为了作家张炜的一大特色,他已先后出版了《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专著。
-
“我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战士”
位于杭州大学路场官弄63号的“风雨茅庐”,是郁达夫在杭州的两处故居之一。
-
方朝晖:钱逊先生的两次学问转向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许多事,但并非所有的事都对我们产生同样大的影响。
关键词:  钱逊2022-03-04
-
李兆忠:张爱玲的文心与画眼
张爱玲是一位以语言文字营造画境的大画家。
关键词:  张爱玲2022-03-03
-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前史发覆
唐弢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公认的百年来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上的经典。
-
马识途:鲁迅是脊梁骨,巴金是良心
2022年1月4日,马识途108岁茶寿前夕,四川大学举办了马识途文学奖捐赠签约仪式,马识途续捐50万元,资助学子文学梦。
-
欧阳哲生:梁启超的国际观
《欧游心影录》是一战结束后梁启超与丁文江、张君劢等7人前往欧洲考察的观感。
关键词:  梁启超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