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唐玄宗
《唐诗三百首》按诗体分卷,卷一五古;卷二卷三七古;卷四七言乐府;卷五五律;卷六七律;卷七五绝及乐府;卷八七绝及乐府。
2022-11-25
-
汪曾祺的疏朗与沈从文的寂寞
这对保持了一生友谊的师生,但又是有着不同意趣的师生。
2022-11-23
-
李洱:我们与张洁无法道别
著名作家张洁于2022年1月21日病逝于美国,过了头七,过了二七,又过了几天,她的读者才知道。
-
曹葆华与“现代诗论”
曹葆华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也在西方现代诗论的译介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2-11-22
-
康乾盛世与《四库全书》
盛世编史修志、撰书弘文,这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文化传统。
关键词:  《四库全书》2022-11-21
-
与沈从文相关的几本诗集
与沈从文相关的诗集,学界熟知的是卞之琳的《三秋草》。
关键词:  沈从文2022-11-21
-
【文学地理】之鲁迅篇(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22-11-20
-
为人民而写作的路遥
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关键词:  路遥2022-11-17
-
郭沫若:潜心积累 绽放风华
202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关键词:  郭沫若2022-11-16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郭沫若
今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关键词:  郭沫若2022-11-16
-
浩然的“读法”
浩然代表作在近年的集中再版是当下文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2022-11-14
-
丰子恺: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
原标题: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读《丰子恺散文》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现当代名家散文典收藏”,第一辑四十种,其中有丰子恺散文集。
-
吴俊:经典解读的生命在年轻一代、在社会传播
近年来,一些深居高校的人文学者尝试将学术研究以更通俗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借助各类新媒介的渠道和传播形式,不少人“出圈”被更多高校之外的年轻受众所认识、追捧,学术思想和经典文本也由此触达了更多心灵。
-
西北望,射天狼——范仲淹的军事生涯
说起范仲淹,大家想到的必然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表达的忧国忧民形象。
-
营营汲汲谁知我——韩愈形象的另一面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文化伟人,尤其有大功于儒家道统的继承和弘扬。
-
孤寂的邵山人
一、万历年间古逸民 张潮在《虞初新志》里收录了许多明末清初的奇人异士,偏偏没有收录陈维崧那篇《邵山人潜夫传》。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2-11-07
-
“漏船载酒泛中流”
最近翻看《鲁迅日记》,发现其中多次出现“招饮”“邀饮”“饮于”的字眼,也存在“颇醉”“大醉”“微醉”“醉卧”“多饮”等描述,看来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一位嗜酒之人。
2022-11-07
-
从文体创作打开沈从文的沪上心路
以“文体作家”坐镇文坛的沈从文,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含蓄雅致与西方现代小说的夸张奇幻,用文字给予感官上的震撼。
2022-11-04
-
鲁迅作品: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2011年10月18日,10多位来浙江绍兴参加“鲁迅与现代文化·现代中国”暨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中外鲁迅研究学者,发起成立了“国际鲁迅研究会”。
关键词:  鲁迅2022-11-04
-
作为诗人的鲁迅:诗与思想的艺术
近年来,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诗歌界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