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熹:心静理明 渐见意味
来源:解放日报  | 张锦枝  2022年12月06日10:42
关键词:古典文学 朱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总书记特意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冯友兰曾经问:人在宇宙间,有何重要?他的自答是,宇宙间若没有人,没有觉解,则整个宇宙是在不觉中,是在无明中。人如果有这一觉解,甚至觉解这一觉解,则同一洒扫应对,同一担水砍柴,其意义即大不同了。说到底,人终其一生,是为了生命意义的追寻。正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朱熹的一生就是不断追寻自我、以灵魂认识灵魂的征途。

亲师取友 博学慎思

朱熹曾称自己幼年“天资鲁钝,百事不及人”。所谓“百事不及人”,主要是指记问言语不如人敏捷。但事实上,他很早就启蒙了。

朱熹幼承父训、聪颖端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五岁问天之上为何物,八岁画沙八卦,都是一个幼童开启智慧的表现。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洛学后学罗从彦的弟子,时任吏部员外郎。在父亲的教导下,朱熹阅读《孝经》《孟子》等儒家经典,稍知为己之学,略得一二要领。当他读到《孟子》讲“圣人与我同类者”,心中喜悦难以言表。

不过,这样幸福的生活没有一直持续。朱熹14岁时父亲去世。遵父亲遗命,朱熹从学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他以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力,加倍用力读书。孔子年十五志于学,朱熹也是在十四五岁时立志向学。前面提到的“百事不及人”既是自谦,也是自警。

胡宪、刘勉之、刘子翚是朱松挚友,对朱熹的生活和学习关照有加。其中,朱熹师事胡宪时间最长,约20年;刘勉之待朱子如子侄,长女后来与朱熹结褵。

对朱熹影响最大的当数刘子翚。刘子翚为朱熹取字元晦,义为“木晦于根,春荣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寓意于闇然之处潜修,充盈内在气象。刘子翚不排佛道,与禅师羽士常有往来。朱熹受其影响,也逐渐对佛学有所留意。

朱熹年轻时读书的兴致极高,禅道、文章、楚辞、兵法、诗无所不学。有一天,他猛然悟到限于一人之身,只能有一个用心处,遂慢慢收摄身心,专意儒家典籍,铢累寸积,渐渐有所成就。

不过一开始,他也走过不少弯路,常常感到“四旁皆无津涯”。比如,读《孟子》时,按照汉儒章句训诂之法逐句理会,却不懂文势语脉相贯,因而义理不通透。

后来,他进一步总结出许多读书的方法,以接引后学。经弟子辅广辑录,后由张洪、齐熙加以整理补充,终成《朱子读书法》。《朱子读书法》要点有六: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

比如,“读书之法,要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也就是说,读书要循序渐进,最终归宿在实践。这是读书法,也是成德的工夫论。

关于读书法的总结,前有韩愈、欧阳修,后有袁了凡、顾宪成、曾国藩,朱子读书法始终影响学者最深。钱穆更是称其“陈义深美”,余英时则赞其“亲切有味”。

《朱子读书法》以烹饪、用兵、稼穑和煎药为喻讲如何体会读书的滋味,又如何进到从容优游境界。其中滋味美妙,是无法简单言说的。读书是人类的神圣权利。要想不放弃这种权利,还需有朱熹所说的“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之勇气和精神。

由博返约 退而自得

在朱子看来,读书虽要紧,但只是学者第二事。第一事是将圣贤经历的道理在自己身上理会过、经历过,进而与自身融为一体。正所谓,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有一次,朱熹读《论语》“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一句时反复思量,三四夜通宵达旦,听到杜鹃鸟啼叫声才知天明。此时的朱熹明白,自己离道学入门尚有一截距离。为此,他拜到李侗门下问学。

李侗,字愿中,人称延平先生。李侗与朱松同门,师从罗从彦,是二程道南一脉杨时的再传弟子。时人称赞他“冰壶秋月,莹澈无暇”。朱熹24岁初次拜见延平,相与问答,很多疑窦,并不能契会于心,但经过反复体会又有所得,以至于尽弃前学而专事延平。

31岁那年,朱熹徒步数百里往见延平,并在其寓所附近的西林院居住好几个月,朝夕往来受教。延平对朱熹很器重,认为他“乐善好义”“颖悟绝人”“体认切至”。朱熹学习也极为认真,白天记下老师所讲内容,夜间字字仔细思量。如果有疑问,第二天便再请教。

延平的启思和助益,让朱熹体会到了儒学的真味。朱熹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自己找到了心之所安处。虽然仍未真正做到“有诸己”,但确定不再有愿外之想,而只以圣贤之学为精神的家园。

“杨时—罗从彦—李侗”一脉特重主静,讲求于静中体验喜怒哀乐之情感未发动时直觉本体,即“道南指诀”。这是培养根本的功夫。

朱熹发现,人从出生到死亡,脑中的念头往往没有片刻停歇,没有情感和心绪发动的时间稍纵即逝,难以把握。一旦抓住这样的片刻,想要探究心绪未发的背后,则这一想法本身又构成一个新的念头,成为已发。

乾道二年,朱熹对义理的体悟有了质的飞跃,俗称“丙戌之悟”。他体会到未发为性、已发为心,故《中庸》说未发是大本,是宇宙天地生生化化的根源,也是人安身立命的主宰。

朱熹把自己的心得与当时的湖湘学派张栻分享讨论并反复体察,验之于身心和五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三年后,朱熹修正前说,提出“性为未发,情为已发,心统性情”,初步奠定思想学说的结构。这就是著名的“己丑之悟”。

四十不惑。“己丑之悟”是朱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以此为学问基石,朱熹在40岁至50岁之间,迎来了学术成果的大爆发。《论孟精义》《资治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程氏外书》《伊洛渊源录》《古今家礼记》《近思录》《论孟集注或问》《诗集传》《易学启蒙》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著作。由吕祖谦引荐,与陆象山兄弟在江西鹅湖寺论辩博与约、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鹅湖之辩”,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50岁以后,与朱熹并称“东南三贤”的张栻、吕祖谦先后去世。朱熹开始以一己之力振道东南,讲学和授徒规模不断扩大,学问思辨日益邃密成熟。

特别值得说道的是,朱熹倾注十余年心血反复编撰校订《近思录》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能略窥周敦颐、张载和二程诸夫子的学问概要,得以入门。

礼乐教化 匡弼风俗

据专家考证,朱熹一生70年,奉祠时间长达22年7个月,外宦7年2个月,在朝侍讲46天。朱熹为官时间虽短,但颇有建树。

知南康军时,他在庐山五老峰下卧龙庵纪念诸葛亮,并亲自绘制其画像,手书“洪毅忠壮,忘身忧国。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于门楣之间,激励自己祸福死生之变不入其心。

他减税救荒、兴修水利、设立社仓、弹劾劣吏,兢兢业业以至于衰病,受到百姓尊重和爱戴。他还依循古法建成“五夫社仓”,春夏青黄不接时尊重百姓意愿赈放、秋冬偿清存放,并按收成好坏收息、减息或者免息。“五夫社仓”弥补了官仓的不足,保证灾年粮食供给不短缺,后在各府州推广。

朱熹每到一地,最注意教育和礼仪。他在知南康军时,复修白鹿洞书院,为军学讲学;知潭州时,复修岳麓书院,重兴师道、讲学和士气。

朱熹最在意礼仪。“礼乐,志之大者。”早在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他便率乡恢复乡饮礼、释奠礼和婚礼;知南康军时,申请礼部修订释奠祈报冠婚丧祭之礼;在潭州,考释奠礼并颁行;侍讲宁宗时,除力陈《大学》诚意正心之旨,还特别奏请讨论嫡孙承重之服,请明诏礼官稽考礼律,指定官吏男女方丧之礼。

礼经方面,朱熹撰有《古今家祭礼》和《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通解》一改北宋王安石尊《周礼》废《仪礼》的做法,而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所记载关于礼的部分附于其下,重置本末。

关于现存《朱子家礼》真伪,学界有一定的争议。陈荣捷认为,朱子文集中有《家礼序》和《跋古今家祭礼》,说明《朱子家礼》和《古今家祭礼》不是同一本书。二书可能是朱子先后所作,有所改订。

此外,朱子刊《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学习《五经》的阶梯,指导天下士人修身治学,后成为国家科举取士的基本典籍,影响我国古代主流思想文化长达六七百年。其中,《四书》和《朱子家礼》的影响还远播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地区。

举个例子,朱子所在的南宋之世,服制变迁,殊多淆乱,但宋服大体因袭隋唐,上领衫与靴子为胡服制式,因而《朱子家礼》中朱子考证深衣作为礼服。现今日韩等地的部分礼服,就受到朱子深衣的影响。通过正礼仪、美风俗、辅翊世教,朱子完成了追求生命的觉悟,并做到“自觉觉他”。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宋明理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