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帮扶的诗意呈现与时代回响
袁敏的作品《月光妈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11月推荐书目),以散文的笔触、诗意的叙述,记录一位普通杭州女性高颖组建“月光妈妈”团队跨越14年的教育帮扶历程,勾勒出雪域高原少数民族少年的成长轨迹,揭示教育何以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光”。
2025-04-09
-
南帆:故乡的纹路
【文学里念故乡】 很长一段时间,“故乡”在我心目中并不是一个情深义重的概念。
2025-04-09
-
在共情中书写人的生存状态
近日,一篇初三女生所写的作文《旧轨还乡》引发热议。
2025-04-09
-
神奇精妙的一刀
2004年,李建军编辑了《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一书。
2025-04-09
-
跨文化阐释的范式突破与学科构建
美学作为一门致力于美之本体论探究、审美认知机制解析及艺术表征形态研究的学科,其当代学术版图正经历着范式转型与方法论革新。
2025-04-08
-
时代的印迹与回响——李洱《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读书心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书籍能向读者提供故事、信息、知识、经验和情绪价值,让人有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并为谋划未来奠定基础。
2025-04-08
-
故典新知、肉身成圣与形而上的经纬——评包慧怡组诗《生育简史》
作为年轻一代诗人、学者、翻译家,包慧怡却以好古、博古闻名。
2025-04-08
-
致敬经典或是反抗经典——阿乙小小说读札
沉郁压抑是独属于阿乙的气质,这种气质附着在阿乙每篇小说的每个字符之间,并借此营造出了一座文学意义上荒诞无望的“县城瑞昌”。
2025-04-08
-
何其芳《雨前》:氤氲如雨的古典美
大雨降临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而何其芳选择以散文的笔触作出了回答。
2025-04-08
-
路遥《人生》:时代浪潮下的命运交响与生命追寻
命运在陇东高原的沟壑间投下巨大的阴影,高加林像一只被飓风卷起的纸鸢,在理想与现实的撕扯中飘摇。
2025-04-08
-
“有情的书写”——谈侯志明的抒情散文
1921年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上给散文下了个定义,他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
2025-04-07
-
停一停,听听看——评班宇《清水心跳》
班宇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因“东北文艺复兴”和影视作品改编而广受瞩目。
2025-04-07
-
《大象重返平原》:“爱”的悖论
范俊呈的短篇小说《大象重返平原》用一则老套的“机器人觉醒并反抗人类”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对人类社会进步神话或人类意志异化进行反思的故事。
2025-04-07
-
在传奇与现实之间——《猛虎下山》的双重寓言性
摘要:《猛虎下山》是作家李修文在阔别小说创作多年之后最新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与其前作长篇小说相比,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且突出表现在小说的寓言性特征。
2025-04-07
-
真相之外,虚实之间——洪放小说《九命》读札
洪放写小说很有数,属于有自觉意识的作家,他手里攥着两套写作路数:一路是直逼现实,与现实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小说,如长篇小说《秘书长》《挂职》《最后的驻京办》《领导司机》《班底》等;一路是解构现实,将现实切割打碎、探索人性隐秘真相的小说,如中短篇《冬至》《说话》《旗袍》等,包括这篇《九命》。
2025-04-07
-
经验的转化与传统的再造
在当代先锋诗歌群体里,江苏诗人以各自独特的诗风与探索性的诗学姿态,建构了某种异质性的话语力量。
2025-04-07
-
朱山坡《蛋镇诗社》:以诗的方式,记住那个炽烈昂扬的时代
在这个对于诗歌创作来说具有颠覆性的高科技时代背景下,朱山坡的《蛋镇诗社》的出现意味深长。
2025-04-07
-
奇幻叙事、虚构远景和生命“回心”——从李修文《猛虎下山》等新作谈起
摘要:李修文《猛虎下山》《夜雨寄北》等新作兼容奇幻性和当代性,既赓续、发展了既往的魔幻现实主义,也从古典志怪叙事传统中发掘书写当代中国故事的可能,包含了对当代社会难题的洞察和当代小说艺术的探索。
2025-04-06
-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清明镜像
开栏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实施文化润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举办“弘文讲堂”,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邀请国内文学艺术名家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系列专题讲座,用中华文化浸润人心、凝聚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4-06
-
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闲话李洱和他的《超低空飞行》
李洱今天讲得挺精彩,但没有往常说别人时那么精彩。
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