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国女性诗歌构建完整的学术谱系
中国女性诗歌的发生,可以溯源到先秦的《诗经》时代,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2025-03-30
-
时代叙事的诚与真
回望往昔岁月,陈建功书写了一段段幽默与荒诞并存,极具时代特色的回忆和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人物,交织着对自身创作历程的讲述,构成了一部丰富立体、真实动人的记忆之书。
2025-03-30
-
大地从来都是敞开的
阿来拍摄的四川阿坝红原县的白河,这条河藏语名为嘎曲。
2025-03-30
-
医学叙事与文学呐喊——议李明春长篇小说《天下国医》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赓续
从清末开始,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传承数千年的中医中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2025-03-29
-
当时心绪在霏微——评杨峻新作《春山空》
《春山空》 “向后生绿随旦暮,当时心绪在霏微。
2025-03-28
-
等到日落后成熟——读《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
我在和父辈的人交流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对于我们这代人的评价:“现在的年轻人啊,都早熟。
2025-03-28
-
《黑与白》:甘南高原上盛开的雪莲
黑小白,何许人也?身负此笔名的诗人并非江湖侠客,也不是隐匿深山的高人。
2025-03-28
-
你是否曾认出那双眼睛——读马亿《隐身者》
“黄昏前,淅淅沥沥的冷雨再次侵袭了小城”,落向脏污的小路、垃圾箱,顺着阴沟,“涌入人眼无法洞穿的黑暗深处”,向下,再向下,直至“归于虚无”。
2025-03-28
-
非遗传播的文学力量——兼论《撒叶儿嗬村庄》
文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自古就有。
2025-03-28
-
翻开青藏高原这部时间之书
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将诸多名号赠予青藏高原,称之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或是“地球第三极”。
2025-03-28
-
对宗璞创作的深度解码——何英《宗璞论》读札
知识分子的百年文学形象建构和所有的意识形态一样,都必须遵循社会存在的真实性原则。
2025-03-28
-
新城市文学:在分裂、寻找、突围中形成新的美学范式
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和多面性难以一言以蔽之,光影交错感正是城市的灵魂。
2025-03-28
-
复活那些在远逝岁月中活过、爱过、舞过的人
2023年元旦祭拜先人,下山的时候,遇到一位书法家的墓,若不是见到墓碑,我早已把这个名字忘掉了。
2025-03-27
-
为什么一次次重回老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2025-03-27
-
城市也是生态文学的“宝库”
生态文学是一种具有浓郁现实色彩的文学样式。
2025-03-27
-
《王船山》:文脉之光烛照风骨
聂茂的四卷本长篇小说《王船山》(团结出版社出版),对王船山人格精神有着精准把握和生动描写。
2025-03-27
-
《白螺矶》:在诗里品读时间的轨迹
读刘敏的诗集《白螺矶》(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能清晰地感知到文学与时间的内在关系。
2025-03-27
-
东江儿女的湾区史诗——陈雪长篇历史小说《惠州1907》中的叙事美学
辛亥革命前夜,惠州七女湖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被陈雪以文学之笔精心重构,在《惠州 1907》中呈现出了晚清岭南社会生态的全景图。
2025-03-27
-
贵乎返本 理有恒存——学习王朝闻先生的文风
文风确实有好坏之分,但要说出好与坏的标准却又不那么容易,因为影响文风的因素很多,大到时代、社会、民族、阶层、行业,小到文体、作者。
2025-03-27
-
每个角色都在寻找人生中的“平衡”
滕肖澜作品我读得不多,但在这有限的阅读中却留下了两点比较鲜明的印记:这是一个能写上海、会写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好手,过往的《心居》和《城中之城》两部长篇小说便是佐证。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