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市街的前世今生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王乐溥  2022年08月16日11:57

营口是东北地区近代第一个对外开埠的港口城市。开埠之后,原本就非常兴盛的营口港更加繁忙,中外货物汇集,华洋商人齐聚,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有着“关外上海”的称誉。电视剧《大宅门》里就有“白景琦在营口长了见识开了眼”的场景,足见其昔日之繁荣。

商贾云集的营口辽河老街,北沿辽河,西靠滩涂,南面是居民区,只有东边还有空间,马市街应运而生。顾名思义,马市街是与牛马骡驴交易、马具制作出售相关的一条街。这里吸引了来自华北、西北的各民族同胞谋生置业,其中以回族居多。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车逐渐被淘汰,马市街有名无实,一些马具店改行生产竹器。青竹在手,软硬随心,一番砍剁、劈削、烤弯、编织之后,新物件横空出世。竹子的坚韧本色注定竹器结实耐用,颇受人们喜爱,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等到竹器逐渐被塑料制品替代,这里又兴起了餐饮业。数家饭店蓬勃兴起,很是红火。

但红火的代价是混浊的空气,还有地上的斑斑油迹。马路也是土道,低洼不平,风起的时候,灰尘漫天,等到雨天,一个水坑连着一个水坑。寒冬时分,积雪覆盖的路面异常光滑,常见人仰马翻;乍暖还寒时,积累一冬的冰雪渐渐融化,路面变得泥泞难行。

环境虽然恶劣,但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精明能干。男人们白天是街上饭店的主厨,煎炒烹炸料理美食,晚上回到家也不闲着,捡起早年的营生,编织各种竹器贴补家用;女人们则除了操持家务,还要去饭店洗盘子、刷碗……

时光荏苒,往事犹在眼前,而新的世纪已悄悄走过20余年。

老街的土路早就变成了柏油路,雨天行路再不用担心脏了裤脚。路面平整干净,路灯杆上挂着禁止鸣笛的牌子,提醒往来司机保持安静,不要搅扰了居民。甬路用新材料铺就,红黄蓝三色搭配,烘托出宜居的氛围。

食品店干净整洁,驴打滚、青团、切糕等主角占据了柜台上最显眼的位置,几十年还保持着当初的味道。糕点的品种不多,还是传统的青梅、枣泥、豆沙、五仁馅料。油茶面、牛舌饼、江米条等配角静静地守在一边。

竹器店已经无处寻觅,取而代之的是网吧、网购驿站、社区医院等。岁月无痕,有些东西也许只能留在记忆里。

一家饭店门口,一位老板模样的人正在橱窗前粘贴烤牛肉的海报,看来也是与时俱进,忙着追赶食客不停变化的口味。

杂乱的平房区变成了面貌一新的宜居小区,小区不大,干净整洁。没有私搭乱建,车辆也摆放得井然有序。

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健身区锻炼,累了就坐在一旁的树荫下拉家常。偶尔有人拎着装满蔬果的食品袋匆匆而过,是怕孩子饿了?还是怕双亲等得太久?不时有顽童骑着小车闯入画面,后面跟着不停叮嘱的大人,“慢点,小心撞着人”。

一楼一户人家的小院绿意盎然。葡萄架下,一对老夫妇摇着蒲扇,坐在躺椅上听着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一个中年女子摆好桌子,端上清蒸牛肉、醋溜三样、凉拌百叶、葱爆羊肉和羊杂汤,地道的四菜一汤。女子又在地里摘了黄瓜和生菜洗净放在一旁,往碗里挤了黄酱。

清风徐来,院子里,向日葵轻摇,沙沙作响。菜地中间砌起的圆形花坛,鸡冠花开得正艳,还有金盏菊在一旁“偷笑”。女子随意摘下几朵插进花瓶,摆在小桌中央,给生活平添了几分情趣。后面跟着的小童拈起花坛边上的蒲公英,轻轻一吹,看小伞飞散,一脸欢喜。种子悄悄落地,幸福静静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