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C.S.刘易斯逝世60周年|西方奇幻文学经典元素考据溯源
来源:澎湃新闻 | 俞亮  2023年11月24日10:00

2013年11月22日,英国作家C.S.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年11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逝世50周年时,纪念仪式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举行,一块纪念碑被安放在乔叟、狄更斯等人之旁,刘易斯的继子道格拉斯·格雷沙姆在仪式上庄重地朗诵了《纳尼亚传奇》的最后一册《最后一战》的一部分。

今天,2023年11月22日,是刘易斯逝世60周年纪念日。

C.S.刘易斯

刘易斯一生中发表了三十多部作品,包括神学、科幻、奇幻等多个领域,但最为人熟知的仍是儿童奇幻小说《纳尼亚传奇》。而刘易斯与《魔戒》、《霍比特人》的作者J.R.R.托尔金长达数十年的友谊更是奇幻文学史的一段传奇。早在《霍比特人》尚未发表的1929年,托尔金就曾向刘易斯展示过《精灵宝钻》手稿,托尔金写作《魔戒》三部曲的十余年内始终得到了刘易斯的支持,两人的友谊也催生出刘易斯的“空间三部曲”和托尔金未完成的《失落之路》。尽管二人后来逐渐疏远,但无法否认《魔戒》与《纳尼亚传奇》共同为西方奇幻文学迄今为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领航作用。

《纳尼亚传奇》(全7册),译林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奇幻文学的核心概念是超自然,一方面,超自然事物由于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客观存在,在奇幻文本中表现为与现实世界界限分明的区分;另一方面,超自然事物在架空世界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且往往具有不可控性,于是为奇幻文本提供了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西方奇幻小说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小说,除了作为西方文学共同传统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外,还包括诞生于恶劣环境、描写正邪光暗激烈冲突的北欧神话和发源自凯尔特民族、由吟游诗人传颂的亚瑟王传说等,而随着中世纪基督教寓言故事和民间神奇故事的流传,逐渐形成了大量具有超自然色彩的原始素材原型。这既为当代奇幻小说的英雄历险故事提供了借鉴模板,也诞生了大量的经典超自然元素,成为了当代西幻文学的取材宝库。

倘若要为西方奇幻文学挑选一个最具标志性的元素,龙无疑是首选,几乎所有文化中都有不同形式的龙或龙类生物的身影:埃及神话中的阿佩普,希伯来圣经中的利维坦,玛雅神话中的库库尔坎羽蛇……然而,通常出现在西方奇幻文学中的龙指的仅是狭义上的Dragon,即一种有着一对类似蝙蝠的翅膀、四条腿和一条尾巴的巨大生物,通常还拥有鳞片和喷火能力。

人类学家大卫·琼斯在著作《龙的本能》(An Instinct for Dragons)中认为,由于人对蛇及类似爬行动物的天生恐惧,与巨蛇相似的龙的形象几乎出现在了所有文化中,且在最初都表现为与人为敌。在西方神话与传说中,龙往往成为屠龙英雄所必需面对的试炼,例如,被赫拉克勒斯杀死的巨龙拉冬和勒纳九头蛇、北欧神话中啃噬着世界树树根的邪龙尼格霍根等。早期的龙通常被描述为类似大蟒蛇的形象,可能具有多个龙头,如圣约翰的《启示录》中的撒旦是“一条火红的巨龙,有七头十角”。进入中世纪后,龙逐渐拥有了翅膀和飞行能力,也增添了贪婪和守卫财富的特征。在成书于11世纪之前的《贝奥武甫》中,由于一个奴隶偷走了巨龙宝库里的一个金杯,愤怒的巨龙离开洞穴,烧毁了村庄和城堡,贝奥武甫最终与它同归于尽。而具备完整“现代风格”的西方龙图像至晚在13世纪已经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德意志民族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同样出现了一条巨龙法夫尼尔。所有通行的版本里,它都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掠夺宝藏,变成了一头龙,藏身于巢穴中,最后被英雄西格弗里特用宝剑格拉墨杀死,这对应了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几个显著特点:会魔法、贪婪、邪恶、死在英雄剑下。在较早期的版本里,法夫尼尔被描述为接近蛇或蠕虫的身姿,也不会飞;而晚期的版本则提到了他的肩膀,这暗示了翅膀的存在,这种变化也恰恰反映了不同时代对龙的想象。

随着纹章的兴起,龙被大量应用于纹章中的同时,其四足双翅的形象也被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纹章学开始区分龙(Dragon)、飞龙(Wyvern)、鸡蛇(Cockatrice)等。飞龙只拥有两条腿,在神话中往往与邪恶、嫉妒和瘟疫联系在一起,但在纹章学里象征着推翻撒旦及其恶魔势力的暴政。大多数奇幻文学更青睐于四足龙的形象,但双足龙也常出现在奇幻作品中,如乔治·R.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马丁本人对于选择双足龙的解释是他考察了空气动力学后发现四足龙无法做到真正飞起来。鸡蛇被描绘为一种长着公鸡头和两条腿的类似龙的生物,是公鸡下的蛋被蟾蜍孵化后的产物,它可以通过目光杀死其他生物,但黄鼠狼和公鸡是它的克星,鸡蛇及与它类似的蛇怪(Basilisk)传说在奇幻文学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哈利·波特与密室》。

除了龙之外,精灵(Elf)同样是奇幻文学青睐的经典元素之一。在托尔金的笔下,精灵这一智慧物种是最高神伊露维塔创造的首生儿女,拥有远超人类的智慧与无限的生命,其高贵、纤瘦、优雅、富有智慧并长有一对尖耳朵的形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

然而,精灵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假如我们探寻Elf的词源,在日耳曼语中,Elf最初的意思可能是白色生物,然而,在古英语、中古英语、中世纪德语和古挪威语撰写的文本,特别是基督教文本中,这个词又以不同的方式与魔法、美丽、诱惑和致病联系在一起。Elf也被用来翻译古冰岛史诗《埃达》(Edda)中的精灵“Álfar”,而在中世纪冰岛学者斯诺里·斯图鲁森编撰的《新埃达》(Snorra Edda)中,精灵被分成了三组,分别是光明精灵(ljósálfar, “light-elves”)、黑暗精灵(dökkálfar, “dark-elves”)和恶精灵(svartálfar, “swart-elves”)。中世纪很多提及Elf的文本来自医学文献,这些文本认为Elf会给人类和牲畜带来疾病,而在近代早期的苏格兰,Elf被视为与常人混居在一起、具有超自然致病力的人,因而也常出现在巫术审判中。一些文献认为Elf使用投射物给生物造成疾病,并将elf-shot视为一种诅咒。到中世纪末期,Elf逐渐成为来自法语的词汇“fairy”的同义词,是一类有着人类外表而长有翅膀、具备魔力的娇小、精致、飘渺的生物,通常都表现为女性,也直接翻译为“仙女”。而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大众文学艺术的兴起,“精灵”也逐渐与小恶魔(Imp)、地精(gnome)、“妖精”(goblin)、“仙女”(Puck)、“宁芙”(nymph)等小型超自然生物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精灵被描述为喜爱恶作剧的娇小顽皮的生物,生活在森林中,擅长使用与自然密切相关的魔法。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插画中,精灵一般被画为长着尖耳朵、戴着袜子帽的小个子生物,这种形象在当代的奇幻小说中也有迹可循,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家养小精灵(House-elves)。

托尔金一定程度上是重新发明了高瘦尖耳的“精灵”形象,又选择Elf这个词为这一形象命名。由于托尔金的巨大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起,与阿尔达世界类似的精灵成为奇幻文学作品和奇幻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主要类人角色,包括盖伊·加夫里尔的《夏日之树》、《龙与地下城》桌面角色扮演游戏等,几乎统治了对精灵的认知。

奇幻文学中对于巨人的设定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或是拥有不同于人类习俗、文化的独立智慧文明,或是丑陋粗野、茹毛饮血、智力低下的近似于野兽的生物,甚至可能会吃人。后者的原型可能更多地来自于食人魔(Ogre),常见于16-17世纪的民间传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奥德赛》中吃人的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

在许多神话中,整个世界就来自于巨人的身体。北欧神话中奥丁、威利和菲三兄弟杀死了最初的巨人尤弥尔后,用她的尸骸打造了整个世界。希腊神话的创世同样很大程度来自于盖亚的生育。即使在创世之后,巨人往往也作为神的后裔而存在,如希腊神话中巨人是乌拉诺斯和盖亚的孩子,以及北欧神话中的霜巨人和火巨人等。在古典雕塑和壁画中,区分人与神的一个重要判据就是,神通常要高大得多,即在远古时期,巨人这一形象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神圣性。一些民间传说认为巨人族属于远古文明,并建造了远古文明的遗址,包括巨石碑、北爱尔兰海岸巨人堤道等,奇幻文学中的巨人文明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对远古文明和遗迹的浪漫想象。

《圣经》中描写了身材特别高大的亚摩利人、非利士人的勇士歌利亚等,尽管广义上依然属于“巨人”的范畴,却不过是与以色列人类似的凡人,巨人也逐渐褪去了神性,更多地被民间传说形容为威胁、抢劫和杀害旅行者或当地人的邪恶生物。在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对着一架风车发起攻击,假装它是巨人,不难看出此时的巨人已经成为骑士浪漫故事中的假想敌。不列颠诸岛的民间传说也时常会有与巨人战斗的故事。受这些故事的影响,在奇幻文学中,巨人也大多以反派的面貌出现。

不难发现,无论是多么绚烂多彩、令人惊叹的架空世界和超自然元素,都不难在现实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找到蛛丝马迹,而随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的奇幻作品本身已经构成了无边无际的素材宝库。当下,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奇幻文学本身更多地成为一种迎合读者喜好、密切遵照市场要求的文学工业生产。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奇幻文学创作与电影工业生产及电脑角色扮演游戏的密切结合,使它更多地走上了商业繁荣而内容空洞的路径。这个题材是否能再度诞生批判现代性的《魔戒》,或是福音隐喻的《纳尼亚传奇》,只能交给时间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