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永乐大典》载蒸汽机?

      “蒸汽机是古代中国发明的。

    2024-09-19

  • 高其佩的“奇谈”

      指墨画又叫“指头画”,简称“指画”,清代以前指画家作画时,用指头、指甲蘸墨,在纸上或绢上作画的技法。

    2024-09-18

  • 这一轮月亮,乾隆皇帝看走眼了

      南宋陈清波的《瑶台步月图》(故宫博物院藏),画名中有“月”,但乾隆认为这幅画里并没有月亮。

    2024-09-18

  • 1400年前的月饼图案这么美

      北宋文学家苏轼《月饼》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2024-09-18

  • 嫦娥:仙人身份凡人情性

      编者按:嫦娥因食长生之丹而成仙,那么,其成仙之前的凡人特征是否无从寻觅呢?与战国到两汉时期嫦娥故事的仙话化不同,魏晋唐宋的文人着力在仙人身份、威仪之外挖掘其凡人情性,由此,嫦娥形象日益丰满、亲民。

    2024-09-14

  • 中秋雅好古今同

      “中秋节”一词出现,不会晚于唐初,有《御定渊鉴类函》卷二十援引的《唐太宗记》为证:“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

    2024-09-14

  • 中秋节吃月饼源于何时?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

    2024-09-14

  • 古诗词里说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2024-09-14

  • 南翔:大余寻古

      犹记得应该是20年前,我跟随深圳较早拥有小车一族的朋友们北去粤北韶关下辖的南雄,匆匆逛过珠玑巷,之后去了岭南南面,亦即南雄这边的梅岭古道。

    2024-09-14

  •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南游

      孔子周游中原列国,遇到的尽是些昏聩的诸侯,现在却有一个好消息。

    2024-09-13

  • 一桩“人妖公案”背后的明代社会想象

      我不大想用“人妖公案”这个词,倒不是自己有多正经,而是因为在时下语境中,“人妖”一词会将我们引向诸如男色、“女装大佬”这类有色消费和性别猎奇的想象上去。

    2024-09-13

  • 红楼茶器话玉斗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妙玉让宝钗和黛玉到耳房内吃梯己茶,宝玉悄悄地随后跟了来,有这样一段描写: 妙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2024-09-12

  • 导览图与群英谱——读龚斌先生的《魏晋清谈史》

      肇端自汉末魏初,造极于东西两晋,最终在晋宋之际渐趋消歇的清谈,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异彩纷呈的重要篇章,然而在后世的评议中却不得不面对毁誉参半的窘境。

    2024-09-12

  • “四书五经”影响下的清代通俗小说编刊

      有清一代,上至统治者,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不受“四书五经”的影响。

    2024-09-11

  • 白骨精为何“迷人”

      “在白虎岭,他倒是狠心绝情,接连三次打碎过去的爱人。

    2024-09-11

  • 寻访“《金石录》十卷人家”

      嘉庆二十二年(1817),54岁的湖广总督阮元(1764-1849)调任两广总督,开启了他一帆风顺的仕途上升通道。

    2024-09-11

  • 明代书目著录小说的新变与意义

      以《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嘉靖建阳县志·书坊书目》《续文献通考·经籍考》《宝文堂书目》《百川书志》《澹生堂藏书目》《笠泽堂书目》为代表的明代各类书目,在承继传统目录学知识体系的同时,专置“小说(家)类”进行类别改良与作品归并的变革探索,呈现出既著录子部文言小说,亦著录《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西游记》等通俗小说的新变。

    2024-09-10

  • 秋风起 寒蝉鸣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2024-09-09

  • 古代中国有没有教师节?

      唐朝中晚期,北京昌平出了一个进士,名叫刘蕡(fén),他忠心报国,主张除掉专权的宦官,结果却被宦官诬告,死后被追赠为谏议大夫。

    2024-09-09

  • 明代“书痴”胡应麟

      人类有了文明也就有了文字和书籍,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其“刚健日新”的特征与中国历史上浩如烟海的典籍之收藏、整理、流传息息相关,故藏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