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如何被发现的
谈藏书史或者图书馆史,就不能不谈图书的起源。
2024-03-18
-
辛弃疾的地方治理之道
南宋将领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北方失地,在军事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
2024-03-15
-
周处:浪子还是义士?
浪子回头除三害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出自南朝宋人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自新》,说义兴有个年轻人叫作周处,平时在乡里横行霸道,乡人都认为他是一大祸害。
2024-03-14
-
“帝都情结”与“市井风情”的契合
就“宋韵”而言,当限定为论述南宋时期的“宋韵”之特色时,尤其不能忘记这一特色与南宋时临安(杭州)的密切关系。
2024-03-14
-
近代文化地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
1924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报》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了《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文章开头有一小段自序:“吾于三年前作《清代学术概论》,篇末述对于将来学术之希望,有‘分地发展’一语。
2024-03-12
-
张岱的“至味人生”
明朝学者张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24-03-12
-
王鼎钧:周处除三害的后半截故事
周处的故事写进教科书,编成广播剧,拍了电影,可说家喻户晓,可是大家所喻所晓到此为止,说故事的人只说了个上半截。
2024-03-11
-
“江春入旧年”中的盛唐气象
提起盛唐气象,我们常常会想到唐代诗人王湾《江南意》(又名《次北固山下》)中的那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24-03-11
-
中国古代藏书 :有册有典 源远流长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
2024-03-11
-
从沉抑到奋起——唐宋之际东南士人的发展与意义
五代之乱也,礼乐崩坏,文献俱亡,而儒衣书服,盛于南唐。
2024-03-08
-
唐代才女与女冠诗
说起中国文学史上的才女诗(词)人,人们会想到宋代的李清照。
2024-03-08
-
陆谷孙与他的两本大词典
陆谷孙与他的学生 在上海出版的优秀图书中,《英汉大词典》赫然在目。
2024-03-07
-
温故而知新,博古以通今——系统爬梳现代《文选》学经典的一点设想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组织编选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了周代至南朝梁130余位作家创作的700余篇作品。
2024-03-06
-
《岭表录异》:唐代岭南的怪异食材
唐昭宗时的广州司马刘恂,曾写过一本记录岭南风物的《岭表录异》,其中不少有关岭南特色美食的内容,读来令人啧啧称奇。
2024-03-05
-
谢灵运的山水人生
一千六百年前的一个初春,久病怅然的诗人登楼远眺,写下一句“池塘生春草”,把浙东永宁县的春色,永远留在世人心中。
2024-03-05
-
《西游记》“瞌睡虫”小考
一 《西游记》作为一部世代累积而成的作品,其人物与情节多有来源和出处。
2024-03-05
-
王阳明佚文引出与黄梅之缘
2015年,黄梅石阳艳先生来京,示我《黄梅石氏宗谱》所收王阳明序言。
2024-03-04
-
“省费十余载之光阴”
晚清变法图强的时代背景中有一脉关于文字改革的思潮。
2024-03-04
-
范仲淹与滕子京的君子之交
历史上有一些人,我们虽然对他们的名字十分熟悉,但对他们的生平却知之甚少。
2024-03-01
-
文物中的“岐阳王世家”
近日,“岐阳世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李文忠家族文物展”在国博展出,将包括御赐墨敕、御用制品、先祖容像、族谱手书、家族藏品等共计五十六件套文物首次完整展现,讲述岐阳王李文忠家族的传承脉络。
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