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古代“文章”体系论

      百年以前,西方的文学观念传入中国。

    2023-06-08

  • 极简陶渊明接受史

      越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接受史总是越丰富,头绪纷繁,资料庞杂而且数量巨大,如果陷入其中,就难以自拔,容易作漫长的博而寡要的综述。

    2023-06-08

  • 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先秦儒家的君子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其渊源有自。

    2023-06-08

  • 造语与成语

      清人袁枚喜翻覆宋人旧说,曾言:“宋人好附会名重之人,称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

    2023-06-07

  • 人类高质量考试,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一转眼又到了期末考试季,大学生们通宵达旦地背重点,学霸想着突破自己,学渣祈祷着能及格就行,而中小学生们似乎也没闲着,梳理知识点、做试卷、订正试卷,陪读的老父亲老母亲们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这一切,都只求在考试季能有个好成绩。

    2023-06-07

  • 原来考科举也押题啊,这是可以说的吗

      在现代社会,人们从小到大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

    2023-06-07

  • 温儒敏:陈新先生和《全宋诗》

      我和陈新先生不太熟悉,只见过一两次面,记不清是在哪个场合了,也没有机会和他说过话。

    2023-06-06

  • 徐献忠与“我松之运”

      十五世纪下半叶,徐献忠(字伯臣,号长谷)出生在松江佘山镇的一户普通人家。

    2023-06-06

  • 云起少华山 笔墨波澜翻——“苏门六君子”之李廌

      华州,自古山水名胜于天下,少华山翠绿如屏,渭河蜿蜒如带。

    2023-06-06

  • 旧体诗与汉语的“忒修斯之船”

      世纪之交,“百年中文,内忧外患”成为热门话题,因为汉语外受西语影响,大大欧化;内则自信不足,迭遭修葺,与传统几度发生断裂。

    2023-06-05

  • 敦煌书仪所见的婚姻礼俗

      书仪最初只是教人写信的尺牍范本,但是由于涉及人际交往,久而久之就成为包罗万象的通俗礼书。

    2023-06-05

  • 一门又一门,这里是北京的“中轴之门”

      编者按:北京城漫长的历史中,她的角色不断被打磨、被深描。

    2023-06-02

  • 近现代诗歌中的敦煌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2023-05-31

  • 何处是轮台?

      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凿空,大量西域元素涌入文学创作中,“轮台”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023-05-31

  • 天下、天下为公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天下”是具有中华文明独特性、同时也将会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重要理念。

    2023-05-30

  • “三元及第”话钱棨

      清代一共出了一百一十四名状元,以江苏籍的状元最多,有四十九名,其中苏州府独占二十九名(数字存在不同说法)。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3-05-29

  • 《文选》不录《兰亭集序》原因再探

      《文选》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组织当时文人集体编选,选录从周秦以迄齐梁130多位作家的作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影响深远。

    关键词:  古典文学2023-05-29

  • 吴晓东:现代文学文本中的北京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经典之作是关于北京的叙述,其中既表现出城市与文学的共生关系,也为我们透视北京人文地理和历史风貌提供了难以替代的情感和审美的角度。

    关键词:  吴晓东现代文学2023-05-29

  • 中古的诗意:魏晋南北朝诗歌漫谈

      离我们很“远”的魏晋南北朝诗歌 如果将整个中国古代的文人诗歌发展历史看作一个有机的、体现了一定发展逻辑的大系统,那么魏晋南北朝的文人诗还处于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的前期。

    2023-05-27

  • 王充闾:漫议读古书

      一 几年前的一个暑假,师大文学院的两位教授过来闲谈。

    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