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自觉、奋发开拓未来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  党史2021-12-03
-
乌兰牧骑精神永放光芒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指出:“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关键词:  乌兰牧骑精神2021-12-02
-
需要一场“文学批评革命”
文学评论在学术领域称之为“文学批评”,它是整个文艺学学科三大分支中的一个分支,是最基础、最活跃的分支。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2-01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潮流化”问题
关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普遍的认知是线性而模块化的,即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现代派、先锋、新写实、新历史等文学潮流的更替,构成了线索清晰、逻辑井然的存在。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1-30
-
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1-11-30
-
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认知问题
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现代语言规范活动起于清末,语言统一,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文学教育在数码时代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当我们今天在讨论大学文学教育有何意义之时,其真正的意思是在大学里,文学教育已经变得不像之前那么重要,或者说已经成为“问题”了。
-
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塑造:召唤与可能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国家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节点。
关键词:  英雄形象2021-11-24
-
党的百年历史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热烈氛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了。
-
在文化自信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史诗
在中国人民用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2021-11-23
-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精神标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这个回首百年党史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体会到我国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
-
中国共产党与百年新文学
百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从1921年到2021年这一百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却是划时代的壮丽篇章。
2021-11-23
-
中国哲学的故乡之旅
“先秦”仿佛是一个有着某种魔力的字眼,尤其是对于从事“三古”(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历史、古代哲学)研究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关键词:  中国哲学2021-11-22
-
刘大先:到世界去与返回故乡
摘要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伴随着中国文化自身的地方化而衍生出走向欧洲中心普遍性的焦虑,几经曲折,这种文学交流中的单行道与等级结构依然存在。
-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文学批评应如何“剜烂苹果”
鲁迅在论及文学作品的批评问题时,曾在《关于翻译(下)》一文中写道:“希望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
关键词:  文学批评2021-11-19
-
以史为鉴 开拓创新
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又一次会议。
2021-11-19
-
从文学批评到批评史、当代文学批评史及其学科建设问题
一 文学批评、批评史和文学史及文学理论 在一般的、宏观的理解中,文学批评史可以或应该从属于文学史的整体范畴。
-
虚拟映像或改变文学学科定义
一般而言,文学理论都将文学定义为“语言之艺术”,认为其属于艺术门类的一种。
关键词:  虚拟影像2021-11-17
-
“文学性”问题百年回眸: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
摘 要 西方文论中的“文学性”问题研究历经百年,既经历了空间维度的理论转场和时间维度的理论转换,也经过了不同阶段的理论转向与观念嬗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