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视野中的中国革命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的传承,2021年2月20日,他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
2021-07-06
-
以永远在路上的初心引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境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 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
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历史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
光辉艰辛的开拓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思想从一开始就与五四新文化联系在一起,它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和救国为民精神一同启程,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切联系。
2021-07-02
-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文化担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总体性革命,它同时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革命。
2021-07-02
-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2021-07-01
-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艺格局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文艺的作用。
-
深耕细作出精品 精益求精做好书
深耕细作出精品 精益求精做好书 陈兴芜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结果公示,重庆出版集团获得了三个正奖、三个提名的好成绩,重庆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这是重庆出版集团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中国音乐史·图典版》获得图书奖,《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获得图书奖提名奖;《大足石刻全集·第一卷 北山佛湾石窟第1—100号考古报告(下册)》获得印刷复制奖提名奖;《三峡影像记录(中英文对照版)》获得电子出版物奖提名奖;此外,由学习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申报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获得图书奖,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三体》也在其中。
关键词:  主题出版2021-06-30
-
中西诗学中的“感兴”与“灵感”
摘要 中西古典诗学语境中的“感兴”与“灵感”分别用以描述艺术创作思维中“触物以起情”的运思机制与“神赐天启”的感发原理。
关键词:  中西诗学2021-06-29
-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党史学习,毛泽东同志早在1961年6月12日就在《总结经验,教育干部》中说,“我们是历史主义者”,并强调,“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
-
文艺的功能
文学艺术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究竟有些什么功能?我这里要说的,不是根据某种固定的观念认为它应当起什么作用,而是客观地根据它的实质和社会实践来进行考察。
2021-06-23
-
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是党领导文艺运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
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前进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文化事业从衰微中奋起发展,从贫弱中走向强大。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21-06-22
-
重塑“新红色经典”的时代标准
红色经典是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时代记录,亦是对红色精神的内在赓续。
关键词:  红色经典2021-06-21
-
时代催生文学的现代化
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我想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远大目标。
-
文学里的党史与党史中的文学
重视文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特色,不仅仅是中国,而中国尤其鲜明。
-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摘要:“意法论”是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批评方法,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在明代,至清初由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儒家和佛教经典解读的基础,以及文学批评史上对“法则”探讨的长期积累。
-
中国心灵的“永恒活火”——当代文学经典奠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当代文学开辟了新的天地,产生出许多优秀作品,其中一些已进入经典行列。
-
理论的吸纳、碰撞与探索
从20世纪直至今天,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潮推陈出新、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