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风中呼喊,在废墟中看到一切——2016年非虚构文学综述
一 2015年初,一篇《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在网上迅速蹿红,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当下农村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017-08-24
-
记录时代,回归传统,书写当代中国故事
《带灯》 《极花》 《黄雀记》《我不是潘金莲》 《群山之巅》《人民的名义》 《装台》 《慈悲》 ……5年来,大批优秀小说涌现,长篇小说每年出版四五千部,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安徒生奖、雨果奖等多个重要奖项也花落中国作家,中国文学实力不断增强。
2017-08-23
-
现实性、传奇或历史的“魅影——2016年长篇小说概观
在对长篇小说的创作状况进行年度盘点时,我们一般会用到“大小年”的概念。
2017-08-21
-
冲破男性的藩篱——新世纪女性诗歌观察
到了新世纪,女性诗歌创作明显出现了“身体写作”的重新审视、“日常诗学”的建构、“诗美本体”的探寻三个方面的倾向,女性诗歌批评对于这些创作态势以及女性诗人们诗学看法的转变均给予了热情及时的关注,并随着诗歌创作的丰富多元而日益活跃。
2017-08-21
-
生动现实的活动影像——五年来的长篇小说印象
“五年来的长篇小说,在两个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那就是现实性题材创作势头强劲,现实主义写法的作品格外耀眼。
2017-08-21
-
以小说之名抵达时代精神内核
五年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可喜态势,无论是中短篇还是长篇,都是成果丰硕,成就斐然。
2017-08-21
-
从历史到美学:农村题材小说的叙事演变
中国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一直与中国农村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2017-08-21
-
中篇小说仍是高端成就
文体自身的优势和载体的相对稳定,以及作者、读者群体的相对稳定,都决定了中篇小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获得了绝处逢生的机缘。
2017-08-18
-
非虚构写作无限接近笔下与心中的真实
作为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的一种写作类型,非虚构写作持续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
2017-08-17
-
柏峰:散文是“时代之花”
散文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年轻的文体。
2017-08-17
-
虚构类作品:聚焦人的生存环境与心灵图景
香港书展、南国书香节、上海书展,书与阅读的节日在这个火热的夏天相继展开。
2017-08-17
-
时代·技巧·视野——对近五年小说创作的一种观察
“我感到,以下几个方面,为近五年小说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经验,同时提出了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
2017-08-16
-
郭冰茹:新时期以来女性写作价值重估
新时期伊始,文学书写就吹响了引领时代思潮的嘹亮号角。
2017-08-14
-
悲剧精神的审美超越——21世纪军旅文学的一种观察
悲剧精神的实质就是生命之韧性与抗争之不屈——在困境或灾难中坚守信仰,不放弃对未来的美好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魄。
2017-08-11
-
朱向前:在广阔的土壤之上寻觅写作资源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王凯、西元、王棵、裴指海、卢一萍、朱旻鸢、王甜、曾皓、曾剑、李骏、魏远峰等人为代表的军旅作家“新生代”浮出水面,从业余走向专业,从青涩走向成熟,渐次成为了军旅文学的希望和未来。
2017-08-07
-
新时期以来新疆回族文学
在我国的新疆,回族是13个世居民族中的重要一员,关于回族定居新疆的历史,学界众说纷纭。
2017-08-03
-
英雄主义:军旅文学的永恒母题
以《七律·长征》为代表的毛泽东长征诗词体现的毛泽东的英雄主义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高度自信,是一种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同时也是20世纪中华民族的心声和向世界宣告的英雄宣言。
2017-08-02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民族文学翻译
近些年来,在中国作协的领导下,《民族文学》杂志社依托于6种文版,积极开展各类作家翻译家培训班,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家、翻译家和作品。
2017-08-02
-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军旅文学如同其他文学门类一样,随着时代语境的更迭在不同时期衍化为不同的面貌。
2017-08-01
-
香港文学:二十年的鱼符码书写
香港当代小说的鱼书写,受中西传统鱼文化的影响,结合本土经验和个体思考,具有多元杂糅、立足当下等港式特点。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