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发掘和研究近代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近代女性文学批评,指写作或出版于1840—1919年间女性为作者的文学批评作品。
2017-09-13
-
戴瑶琴:世界华文小说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世界华文文学的母题,辐射怀乡恋土、血缘追索、生存焦虑、民族复兴等创作维度。
2017-09-13
-
在激荡中发展并呈现光芒
“表现时代发展,呼应时代发展脉搏,关注国计民生,是近五年来报告文学最鲜明的特色或亮色。
2017-09-13
-
从故事走向话语
文化崛起的时代是报告文学在中国文坛异彩纷呈的背景,“讲好中国故事”又为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高品质的、耐读的、有文化品位的报告文学作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7-09-13
-
为绿色发展助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
2017-09-13
-
悄然的生长——文学评论五年印象
“今日的当代文学评论,已然迈入中年——若把80年代视为青春期的话。
2017-09-13
-
在理论喧嚣中彰显“当代性”——五年来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观察视角
五年来,文艺创作大丰收,文艺批评兴盛,文艺理论建设更是取得长足发展,甚至呈现出爆发式扩张,各种理论话语、理论主张悉数登场,文艺理论呈现多元化繁荣发展之势。
2017-09-13
-
纪实文学:注重使命担当,聚焦中国现实
2016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一年,也是建党九十五周年和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召开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2017-09-12
-
百年新诗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2017年恰是新诗诞生100周年,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讨论诗歌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的问题。
2017-09-11
-
重建史观的选择与努力——201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
1. 2016年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延续新世纪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形成了一些亮点。
2017-09-11
-
隐形的力量:翻译诗歌与百年中国新诗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右三)访华期间,与徐志摩(右一)、林徽因(右二)等人合影。
2017-09-08
-
杜浩:踏上军队现代化征程
共和国成立68年,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017-09-08
-
我们一直在路上
“改革路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乃至于社会的焦点、热点、难点、疑点,在近五年的报告文学作品中都有展示,透出报告文学铮铮铁骨般的强度和力度,也充分反映出了报告文学作家应有的良知、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7-09-08
-
稳步向好 成果丰硕
“近几年来,报告文学创作在与国运血脉相连的进程中,焕发出了浓厚壮烈的激情。
2017-09-08
-
现场感·方向感·纵深感
“报告文学作家要拥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气象,才能写就大文章、大作品、大历史,不仅要看到现象,还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理解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提出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2017-09-08
-
文化自信·中国故事·全球化
近年来,以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速。
2017-09-06
-
在丰富活跃中开拓诗艺空间——近五年诗歌创作概述
“五年来,诗歌创作语境和拓展路径尤为丰富,别开征象。
2017-09-06
-
石一宁:丝路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学
一、丝绸之路的概念 随着中国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实,中国古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全球热词。
2017-09-04
-
文学的“向外转”与“在地性”——近五年来小说创作的一种趋向
“当文学过分向外,沦落为廉价宣传工具时,文学的向内转就顺理成章了;反之,当文学过分自恋,一味地回归自身,甚至回到隐私,这种向内转也就走到了尽头。
2017-08-30
-
开辟汉语文学新的可能性
“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近年、当下存在两翼,一个是向传统去汲取和看取经验,一个是继承先锋文学的经验,进行具有先锋精神的叙事探索。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