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现场感·方向感·纵深感

来源:文艺报 | 丁晓平  2017年09月08日06:37

“报告文学作家要拥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气象,才能写就大文章、大作品、大历史,不仅要看到现象,还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理解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提出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报告文学在“讲述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的伟大使命中,应该说依然发挥了生力军、排头兵的作用,形成了“有核心、有旗帜、有队伍、有作品、有信心”的生动局面,涌现了众多优秀作品。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作家都在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运用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一流作品。

下面我就报告文学如何面对、思考、介入现实和报告文学的艺术表现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现场感”,永葆宽容之态度。

毛泽东说:“作家到群众中去就能写出好文章。”报告文学作家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强调采访的重要性。其实,采访(查阅史料)和写作同等重要,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不可偏颇。如果有了好的采访,掌握了好的材料,却不会选择材料来叙述和表达,或者采访到的好东西在写作时没有被重新发现、发掘,被自我淹没、遮蔽,那么采访的效果就等于没有达到;如果掌握了写作技艺,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没有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做到采访和写作相得益彰,把有限的采访素材呈现出无限的文学“现场感”呢?一是作家要怀抱巨大的同情心,全身心地回到并融入历史和现实的那个“原现场”中去,回到那个历史的时间和空间中去,以宽容之态度建设一个心灵史的实验室,静默观察,科学判断;二是作家要正视历史和现实、时代和人物的局限性,与历史、现实中的人物及其命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不做“事后诸葛亮”和“马后炮”;三是作家在把文学的镜头聚焦个体命运沉浮变迁的同时,还要全景式地呈现“原现场”整个群体的大历史,节制、理性、优雅地完成叙事。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方向感”,永葆良善之情怀。

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不媚俗、不媚外、不媚上。作家仅仅做好田野调查是永远不够的,还要研究,要辩证分析,用知识分子的良知、良心,寻找到最本质的东西来描绘现实、描绘历史、描绘人物及其命运。如何研究呢?一方面要站开一点,从远处通观全貌,另一方面要一直追溯到产生矛盾的起因,从人物的心灵深处去看待事实。我通常把这种方法叫做报告文学创作的“三视”(仰视、平视和俯视)和“三观”(宏观、中观和微观)。报告文学的情节不是设计出来的,细节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应当从掌握的材料的内部去发现、分析,理解,洞悉,从而创作。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品正是作家人格的试金石。报告文学作家在采访、创作中一定要拥有“方向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向真向善向美,有情有义,给人带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以良善之情怀引导人民向前看、向上看,为人民生存、生活、生命的健康、持续发展,建树人生前进道路的里程碑。最好的报告文学作家是能够把事实证据同“最大规模的智力活动、最温暖的人类同理心以及最高级的想象力”相结合的人。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纵深感”,永葆正义之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家、艺术家要有“历史感”,“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全面、深刻、立体地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历程,揭示中国故事在中华民族史乃至世界史中的地位、作用、内涵、价值和启迪。作家的“历史感”就是责任感、使命感,本质上是一种正义的精神。作家拥有了“历史感”,作品就自然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历史的纵深感。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报告文学作家更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敢于担当,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纵横捭阖,打通现实与未来,牢牢掌握中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权,反映人民心声、体现人民诉求、表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出体现民族、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作家要拥有大格局、大情怀、大气象,才能写就大文章、大作品、大历史,不仅要看到现象,还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理解现实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要提出理性的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同时,报告文学必须坚持真实性、文献性,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