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当代女性与“巨婴”的精神博弈

来源:文艺报 | 郑绩  2019年01月23日14:43

2018年的十大流行语分别是命运共同体、锦鲤、官宣、店小二、佛系、确认过眼神、教科书式、退群、巨婴、杠精。和往年相比,今年的热词比较“正经”,虽然也经过网络的酝酿、发酵与传播,然而网络文化的烙印却不再鲜明到烫眼睛。不过,与其说这是热词被染上了更多官方色彩,还不如说是网络文化进一步日常化了。世界大势是科技引领文化,当手指一代逐步掌握了话语权,所谓网络文化也就在寻常对话中冰消雪融,与生活家常难分彼此。也因此,“巨婴”这样一个带点儿学术色彩的词汇,被迅速普及开来,有点儿家喻户晓的意思了。

将“巨婴”推上热词榜的,无疑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两难顾,分身乏术、四顾无助、身心憔悴的中国式主妇。第一代独生女已经进入中年,当年的掌上明珠大多接受了相当不错的教育,在“千金小姐”蜕变为“中年老母”的漫长道路中,她们闯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婚恋的天坑陷阱,艰难的婆媳关系,甚至扛过了二胎的冲击波。然而家里那个体形硕大、无法回避、不动如山的成年男性却完全难倒了女汉子们,她们正经历着单打独斗、无所不能的人生。所以,当遭遇“巨婴”这个词时,那种瞬间被懂得的欣慰直接将该词捧上了榜单。

在网络上,中国式巨婴似乎男性居多。从话语政治学的角度来说,女性们更喜爱使用这个词汇。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女性拥有更多的网络话语权?

新中国的女性们一直面临着关于性别的难题,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合格的女性?这个问题很中国,因为我们既有现代“铁娘子”倾向,又面临传统文化伟大复兴,还夹杂着现代性女权主义,似乎得罪了其中任何一个,这女人就不算当得有情商。

中国女性的就业率超过了70%,全球最高,家务参与度也不遑多让。一位担起家庭经济半边天的职业女性,往往同时是家庭管理的主导者、儿童家庭教育的主持人,还是四位老人的主要赡养人。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学家对中国女性能够同时胜任这些任务感到不可思议,然而在中国城市中,这的确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不过和大量的留守儿童家庭相比,来自巨婴的烦恼就相当“中产阶级”了。许多打工家庭无法负担真正的城市生活,对于他们而言,白天工作,晚上经营小家庭、辅导孩子学习,是一个真正的奢望。不论男女,乃至孩子、老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们,是没有资格呈现出娇弱婴儿状的。底层妇女当然面临更严峻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再贫寒的人家,也可能有巨婴等着她们,但是显然,她们的状态更糟糕。

吊诡的是,女性们一边抱怨着家里的男巨婴,一边还在培育着新一代巨婴。在父亲若有若无的状态下,母亲与孩子的关系超乎寻常的紧密,不仅如此,父亲这一角色还被有意无意地隔离了。一方面是深陷沙发、不动如山的父婴,另一方面是甜蜜可爱、活泼贴心的儿婴,母亲们会选择谁?不言而喻,父亲与孩子本不该形成选择的关系,但是父亲一旦婴儿化,就将自己置入了与孩子平行的角色之中,筋疲力尽的母亲们只能二选一。出于自我保护,母亲们将孩子纳入胸怀,同时将巨婴们在精神世界中不断推远,最终,在母乳下成长的孩子们被无微不至的关怀培育成新一代巨婴。

日常生活现代化之后,家务劳动没有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变得轻松,而是日益细节化,更加繁重。尤其是现代育儿观念的普及导致了养育儿童成为技术含量很高,极其复杂精细的家务劳动。一夫一妻家庭要想维持运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

不仅在劳动力上成为拖累,巨婴也是现代主妇在精神上的负累。他们不仅生活难以自理,精神更是难以自足。巨婴毕竟是成年人,他们不仅有生理需求,还有精神需求。他们要寻找存在感,需要被认可被成就,渴求关注,和婴儿一样,对安全感有无限索求。

然而,正是当年可顶半边天的铁娘子养大了这一代巨婴,出乎意料之外,铁娘子们并没有教养出铁一般的男儿。如今,表面上如无敌铁金钢一般的中年老母们正在养育下一代,她们面临的性别困境比自己的母辈更甚。接受了更完整教育的她们,懂得平权的重要性,这让她们在无法平权的社会中更敏感。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她们不需要铁一般的男儿,作为威权的男性,以及理所当然的父权。她们需要的是关怀、帮助、支持,以及与爱相关的一切。缺爱的母亲们,是否能够精神自足到不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情感依靠对象,不再将所有的爱投注到孩子的身上,不再坐视巨婴父亲的不良示范,这些都是时代的考验。

无论在哪种结构的社会中,主妇都是决定家庭文化的关键。婴儿长为巨婴,并不是分性别养育的结果,而是长大之后,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复杂太全面,女性在这些高要求下被迫成长,无法现出巨婴状。而男性则被允许可以接受宽容与供养。

很难说哪个环节出错了,出生时的性别歧视在大城市中似乎并不太多见,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了好几代独女,她们都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结婚时自由恋爱,以情感的名义结合,双方情投意合,门当户对,陪嫁相当。然而婚后,女性担起千头万绪,从娇弱千金迅速成长为全能主妇,而许多男性则永远巨婴,坐等肉身和精神的供养。是谁允许男性可以不必成长?或许是隔壁同样以巨婴为荣的老王、不断以保全家庭为理由劝女性隐忍的老阿姨,又或许是心怀怨怼却无法出走的娜拉,还有巨婴们的母亲们。

女性还是当自强,奋勇培育健康的下一代。精神上真正的自足,亦不必依靠儿女。听起来对女性的要求似乎又多了几项,然而无论在思想、精神还是实践上,女性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责任、苦难与骄傲,是新一代独立女性的宿命。希望下一个10年,巨婴这个词,因为女性的迅速进步而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