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新文学”到“新世纪文学” ——当代文学的变革与挑战
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首次出版于1999年,此后多次再版,但“当代文学”的历史下限始终被划定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
2025-09-12
-
明星出书救得了出版业吗
2025年图书市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反差。
2025-09-11
-
非虚构写作与当代中国社会感知的重构
主持人语 十五年来的中国“非虚构”: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西方的非虚构文学概念便开始被零碎地介绍到国内。
2025-09-11
-
朱国华:AI 时代的文学研究
最近几年,ChatGPT、Deep Seek等聊天机器人的启用,让我们产生了如痴如醉、无法置信的超现实感和奇迹感。
2025-09-04
-
宋明炜:AI时代的科幻、诗歌与呼吸
一、挑战 因为过去二十年都热衷于阅读(以及研究)科幻——或因为五六岁时就看过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Future World),其后沉迷于日本动漫《铁臂阿童木》,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概念,对于我来说从来都不陌生。
2025-08-30
-
当写作成为学科
随着“中文创意写作”正式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新世纪以来获得充分发展的高校创意写作专业更是驶入了快车道,一大批从高校出来的有创意写作研习背景的年轻作家渐渐走上文坛。
2025-08-29
-
青年写作:从密室走向旷野
对于今天的青年写作者来说,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显然蛊惑了太多人。
2025-08-26
-
“卧游”:在不同媒介体验审美愉悦
“卧游”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命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实践。
2025-08-25
-
当“算法性失明”介入知识生产
键盘轻叩,段落流淌,一篇结构严谨、文辞优美的文章在AI的“笔下”迅速生成。
2025-08-25
-
“经典确认”和新世纪文学史书写的难度
在任何时代,伟大的文学都需要伟大的阐释者。
2025-08-19
-
林峥:悟空与哪吒的反叛与再秩序化
我命由我不由天? ——悟空与哪吒的反叛与再秩序化 一、故事内外的反叛与收编 2024年与2025年,《黑神话:悟空》(以下简称《黑神话》)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先后横空出世,影响遍及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2025-08-17
-
陈平原、陈正宏等学者对当代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
2025上海书展,全国名家作者云集现场,为读者奉上一场场书香馥郁的精神盛宴。
2025-08-13
-
文艺评论如何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文艺评论就是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2025-08-08
-
“反讽现实主义”——知识分子写作的“应物”之道
作为一种正视生活的创作精神或反映生活的创作方法,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在传统文学中就已经存在。
2025-08-07
-
AI时代文学的“创造力”
编者按 “文学新批评”今日推出韦黄丹的《AI时代文学的“创造力”》 。
2025-08-05
-
“经典化”:文学性及其观念分歧
“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命题既令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2025-08-02
-
军旅文学五人谈:胸怀“国之大者”,书写新时代军旅故事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2025-08-01
-
卓一苇:文学、作家及其他
卓一苇,1990年生,山西盂县人。
2025-07-25
-
梁羽生的苦恼与AI创作
前些日子,在公众号上读到陈墨老师写梁羽生的一篇文章《百年梁羽生:散花人去剩闲愁》,颇有一番感触。
2025-07-25
-
大众写作与被看见的“素人”
主持人:李杨(《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 夏日的一个周末,我坐在杜厦图书馆,找来那些没被借走的书,《微尘》《我在北京送快递》《在菜场,在人间》《我在上海开出租》《我的母亲做保洁》《我曾是一名饲养员:流浪东北的日与夜》等等。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