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创作可以实现“名师出高徒”吗?
曾几何时,当复旦大学在王安忆、陈思和教授领衔下成立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创意写作MFA专业学位点时,人们还在为高校能否培养文学写作人才而争执不休。
2024-01-31
-
文学批评要有“才胆识力”
如何增强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什么样的文学批评才有穿透力?我认为,清代叶燮提出的“才胆识力”说,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些问题。
2024-01-24
-
散文理论建构的难度与可能
新世纪以来,散文研究领域迎来了新的气象, 一批散文研究专著相继出版,一改以往以论文或者评论集为载体的成果显示。
2024-01-23
-
少年情怀总是诗
【读书者说】 2024年新年伊始,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南方的两家出版社一下子推出了谢冕先生的两部诗文集《昨夜闲潭梦落花》和《以诗为梦》,带来了南方春天的气息,也给我们带来了诗的慰藉。
2024-01-18
-
文化传承与作家个人才能
“传统”是中西方作家、理论家密切关注的话题。
2024-01-15
-
面对丰富的传统,我们如何做到“自得”
何谓“自得” “自得”是中国古代用以讨论学问的常见话语。
2024-01-15
-
面对丰富的传统,我们如何做到“自得”
何谓“自得” “自得”是中国古代用以讨论学问的常见话语。
2024-01-15
-
许道军:创意写作的“他山之石“与“中国路径”
创意写作在中国兴起十多年来,已经深度参与了当代中国文学教育和写作教育的改革,并在写作观念、作家观念及作家成长与生存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
2024-01-14
-
李潇潇:“纯文学”即景
文体倾危与智性敲诈 “纯文学”之纯,从开端就表现在对“形式”(文体)的强调,对智性(西方的、现代主义的)的追求,自1980年代行至当下,“纯文学”面貌如何? 远景 1980年代初,“纯文学”桀骜不驯,生机勃勃。
2024-01-14
-
好诗不可能靠“玩虚的”玩出来
1 几乎可以说,每一个文学/文艺人,其精神深处,或者干脆说,其身体里面,内置了一个放大器,他们的感觉、情绪、情感、思想的激进或保守的程度,无一例外地比一般人夸大、强烈、加深了许多,甚至许多倍。
2024-01-12
-
江苏青年创作:看见“附近”,做具体的人
近年来,关于“青年”的讨论愈发丰富,“青年问题”在社会学、文学、影视等各个领域都成为现象级话题。
2024-01-08
-
邵栋——我们现在怎样做读者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读者,我们自然是幸运的,面对科技与信息管理的革命,我们得以拣选海量的阅读形式与阅读内容;而与此同时,传统阅读习惯的崩溃与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也在另一个层面给读者带来更深的困惑与迷茫。
2024-01-04
-
樊迎春——从沁芳闸到浮桥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大观园内的姑娘小姐们陪着老祖宗行牌令,令官鸳鸯说出“左边一个‘天’”后,黛玉脱口对出“良辰美景奈何天”,一心怕被罚的黛玉没有留意到宝钗此时对她的注视。
2024-01-04
-
反响、连接与互动:印刷时代之后的读者
一、读者·真实·来信 (《我应该怎么办?》发表后)收到许多读者写给我的信……许多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薛子君、李丽文、刘亦民的命运遭遇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向作者询问薛子君等人应该怎么办?希望知道他们的结局。
2024-01-04
-
“偏”能否通于“正”
里尔克一直是被诗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很长时间,我一直没有弄懂其间的思想之迹。
2023-12-29
-
传统·建构·新变
10月14日至15日,文艺报社、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师范大学在长沙共同主办新时代文学评论现代化发展推进会。
2023-12-27
-
自足性与异质性: “文学新浙派”的现实与可能
自6月以来,本报重点关注“新南方写作”“新东北文学”“新北京作家”,并开设“从地域出发——”笔谈专栏,多角度地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2023-12-27
-
网络时代,文艺创作更需“接地气”
在网络时代的文艺创作环境中,重新强调“接地气”的创作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2023-12-25
-
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与 “文学性”危机
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中的观念曾经深刻影响了我。
2023-12-21
-
青年写作:历史叙事的多重可能
近几年来,在期刊杂志、互联网和各种新兴媒体的合力下,有关“青年”的话题被反复提及、制造和包装,与之相关的青年精神、青年生存图鉴乃至青年文学都成为讨论的热点。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