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注“唐三百” 修文亦品人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 编 李修文 评注 国文出版社/光尘 那天的中山大学是如此美——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茂盛的大榕树,走在中山大学的中轴线上,每一步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偶尔的鸟叫和虫鸣,每一步中都带着小小的惊喜和欣慰。
2025-10-04
-
理解西藏 书写西藏
《西藏读本》 沈卫荣 主编 西藏人民出版社 “世界第三极”“雪域净土”,众神栖居的“梦之乡”……面对各种形容与叙述,我们应当如何真正了解西藏?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由清华大学沈卫荣教授主编的《西藏读本》正式出版,作为本书的撰稿人之一,我深感荣幸,也愿借此书评,简要阐述本书呈现的西藏面貌,以及它讲述的西藏故事。
2025-10-03
-
谈文论学,根柢在“人”
《文学现场的真实与想象:陈子善访谈录》 陈子善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访谈、对话、口述其实古已有之,并非现代事物,典籍中的各类“答问”“语录”“口说”便是。
2025-10-03
-
永恒的凝视——读南庄子《我的老母亲》一诗
永恒的凝视——读南庄子《我的老母亲》一诗 南庄子的《我的老母亲》,并非仅仅是一首抒发悼亡之痛的诗作,它在朴素叙述的同时,揭示了关于亲情、生命与死亡之间一种令人心颤的凝视辩证法——生者与逝者,彼此的目光如何穿透时空界限,维系着那无法被死亡真正割断的眷恋。
2025-09-30
-
韩少功:小说的“变”与“不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祝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成功,也祝我们的《小说研究》越办越好。
2025-09-30
-
迷雾中的真相与心灵的突围——《旧日水痕》阅读印象
在殷飞的短篇小说《旧日水痕》中,一场看似普通的交通事故成为打开中年女性精神世界的钥匙。
2025-09-30
-
《巨鲸歌唱》:为了写作的写作
一个文本修辞主义者的哲学 周晓枫《巨鲸歌唱》,让我想到波兰电影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和《红》《白》《蓝》。
2025-09-30
-
还原历史与表现历史——关于任君长篇小说《狼兵出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漓江出版社推出作家任君描写明代广西东兰狼兵抗倭斗争的长篇小说《狼兵出击》,意义非同寻常,500年前的敌忾同仇,80年前的浴血奋战,在这一时间节点上衔接连合。
2025-09-29
-
十年之后——中国文学英译期刊寻踪
当二十一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三种中国文学英译期刊相继高调登场。
2025-09-29
-
《大商赋》:深邃的商业伦理和灿烂的人性光辉
古野是一位有着深沉悲悯情怀的优秀乡土作家,他的电视剧《活财神康百万》虽遭遇挫折,但他继续前行,又经历了十多年的精雕细刻,将其改编为长篇小说《大商赋》。
2025-09-29
-
历史、地域,与知识分子精神史——读王尧长篇小说《桃花坞》
少年方后乐站在苏州桃花坞的桥上等待父母,彼时1937年——这个颇具画面感的开篇,不仅是故事的起点,更为长篇小说《桃花坞》中即将展开的生活和命运,做了时间与空间意义上的“锚定”,向读者明喻了故事中人物一切行动和选择的基本语境。
2025-09-29
-
新诗与旧体诗:消除偏见,相互取法
自新文化运动肇始,新诗在中国“发芽破土”“迅猛生长”,日益繁荣,以其自由之姿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2025-09-29
-
普通读者催生文学史发展新风暴
近期,“文学史读者维度的建构”的话题得到了一些学人和期刊的关注。
2025-09-29
-
实体书店:在融合创新中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书店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和文化传播的窗口。
2025-09-29
-
当流星雨遇上剪辑术——读颜桥《蒙太奇流星雨》
颜桥的中篇小说《蒙太奇流星雨》刊载于《钟山》2025年第4期,有一个抓人眼球的题目。
2025-09-28
-
北方的忧郁与哥特灵魂——略谈班宇的《山脉》
《山脉》是一部没有被班宇直接写出的小说。
2025-09-28
-
冲破理论话语的“围城”——刘诗宇和他的当代文学研究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由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携手建构的话语如层峦叠嶂,研究者置身其中,久而久之难免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促和无奈。
2025-09-28
-
氤氲于文字间的茶滋味
读过二三介绍茶叶的著述,大都资料丰富,可考究探讨时,却容易发现,过于就事论事,作者缺乏茶水滋润。
2025-09-28
-
家国情怀与文脉赓续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025-09-28
-
经山历海,书写万物生灵之美,讲述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我国生态文学创作活力迸发,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品。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