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争与颠覆,永远的少年之心
诚实地说,当读到罗夏的小说《脑中之魔》第一章时,读者也许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是一本单纯书写电竞的小说。
2025-08-24
-
《又是豆花飘香时》:土地与人共同谱写的希望之歌
源俊的长篇小说《又是豆花飘香时》以其浓郁的地域气息、深切的现实关怀和饱满的人物群像令人印象深刻。
2025-08-24
-
找回人文学术的“定海神针”
《与青年朋友谈治学》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中华书局 与青年谈治学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高中毕业之后的那个暑假,悠闲、漫长又有些无聊。
2025-08-24
-
寻根与再造:“70后”作家城市书写中的古代遗风与古典传统
近年来,面对当下新的时代命题与生活现实,“70后”作家意识到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的重要性。
2025-08-23
-
主场回归、乡土重建与城市游子的精神还乡
摘 要 《宝水》是新时代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
2025-08-22
-
陈仓:自然,天然,天意
马尔克斯曾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表示,是拉丁美洲异乎寻常的现实,而不仅仅是其文学的表现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学院的极大关注。
2025-08-22
-
汪泉:在沉默的裂缝中生长
奥斯陆的雪落在易江南的睫毛上,像一道未愈合的伤口,凝结成霜。
2025-08-22
-
科技神话和致命的悖论——评《一日顶流》
当下文学的提速,源于生活的提速,更源于征用生活的利益欲望构建的“别处叙事”。
2025-08-22
-
《是非之地》:女性命运的向度与突围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历经百年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5-08-22
-
从社会生活深处回望民族历史
百岁老人王鼎钧曾回忆抗战时期的经历:1943年,在离家千里的流亡中学课堂上,地理教师姚蜀江讲完最后一课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已学完本国地理……抗战胜利后,希望在何处定居?”王鼎钧举手回答,仍愿回到故乡山东兰陵镇。
2025-08-22
-
千秋正气有新篇
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编撰的《方志敏年谱(1899—1935)(修订本)》(以下简称“修订本”)近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5-08-22
-
《书霞》:意象之上的现实生活
书霞是矿工作家陈年喜的妻子,《书霞》是一篇从丈夫的角度书写妻子的散文。
2025-08-22
-
《大野之歌》:昆虫谱写生命圆舞曲
郑晓红的散文《大野之歌》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写自然界的昆虫,从昆虫的微观世界里发现宏大的生命叙事。
2025-08-22
-
杨占平:黄风,文学道路上的闯荡者
研究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笔者大致梳理出一条轨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一段辉煌,那个时期,一个初学写作者,凭借一篇小说或者一首诗歌就可以一夜走红,由此而改变人生命运;到了九十年代,下海经商成为社会主流,文学创作自然会失去轰动的现象,于是,一些作家产生了迷惘和消沉情绪;到了世纪之交节点,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动,各行各业都在大调整、大变革、大重组,文学创作也不例外,许多作家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特性,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商赚钱,在各种诱惑和挑战面前坚定了写作理想,以积极的姿态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一大批青年作家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登上文坛,改变了文学队伍的结构,带来一股新鲜的生气。
2025-08-21
-
“爱终究同命运相连”——评张象短篇小说新作
张象的小说具有简约的叙事风格、克制的情感表达及温情悲悯的艺术基调。
2025-08-21
-
陈彦《主角》:于舞台光影间,邂逅命运的咏叹
在陕西文学界的一批文人里,陈彦凭借特有的创作风格构筑起一个鲜活的文学空间。
2025-08-21
-
崔君《有山有谷》:在明暗间构筑悲喜生活
2025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初选名单已经出炉,我一直在读的中短篇小说集《有山有谷》也在此范围之内,这令我感到惊喜。
2025-08-21
-
追求文献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南香红的《没有结束的细菌战》以1997年的一封通信为起点,通过中日美数百位人物的翔实叙述,以及对相关史料的认真爬梳整理,深入挖掘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细菌战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尽量还原事件原貌,揭露这段被长期掩盖和遮蔽的历史真相。
2025-08-20
-
《书霞》:意象之上的现实生活
书霞是矿工作家陈年喜的妻子,《书霞》是一篇从丈夫的角度书写妻子的散文。
2025-08-20
-
《大野之歌》:昆虫谱写生命圆舞曲
郑晓红的散文《大野之歌》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写自然界的昆虫,从昆虫的微观世界里发现宏大的生命叙事。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