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桑文鹤《她所知晓的一切》:治愈童年疼痛的社会派悬疑小说
来源:网文视界(微信公众号) | 江秀廷  2025年07月15日08:47

简介

《她所知晓的一切》的作者桑文鹤,是一位擅长写作悬疑、刑侦类作品的网络作家,已经在豆瓣阅读连载了包括《杀死星河》《白马与天涯》《我们消失的那一年》等十余部小说。本文是一部社会派悬疑小说,获得豆瓣阅读2023年长篇拉力赛“悬疑组”冠军。小说围绕着1999年川江市姜家灭门案展开,叙事的焦点集中在齐安雅小姨的身份之谜和她令人揪心的人生经历上。齐安雅在整理小姨的遗物时,发现了几个笔记本,而那里面记录的,是两个女孩不被人知的友谊,川江小城里那些隐藏多年的秘密被缓缓揭开。

推荐语

《她所知晓的一切》是一部兼具故事性和文学性的佳作,文中两个女生的友谊、童年的创伤和命运的巧合,使得这部作品如锋利的匕首刺痛阅读者的内心。作家的笔触冷静、从容,在给我们讲述一个颇具传奇性的故事的同时,又引发了我们对于在一段时间里社会腐败问题的沉痛回忆,以及对未成年女性的保护等社会问题的思考。精彩的故事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延伸阅读一:关于作品

《她所知晓的一切》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悬疑小说,小说以一件轰动一时的命案为主线,老刑警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追凶破案。另一方面,齐安雅的小姨安小寒的死亡及身份之谜带来了更大的悬疑,她留下的几个笔记本指向一段恐怖的经历。随着故事的推进,安小寒学生时代的朋友姜绪柔的身上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可以说,这本小说犹如俄罗斯套娃,一个人物连接另一个人物,一个案件背后有另一个案件。当你以为真相大白时,还有令人吃惊的事情在等待着你。这种阅读体验与作家桑文鹤的叙事策略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借助叙事视角的切换,运用走访、日记等多种手法推进叙事进程,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混合叙事的方式更是增加了文本的张力。此外,小说有着3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涉及五六个家庭,时间变化带来的间离感、不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为作品带来了强烈的陌生化效果。

如果说精彩的悬疑故事带了吸引力,那么小说里展现的社会问题则提升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如姜绪柔悲惨的童年经历,她自小就在一个畸形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继父对她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因而她假借他人之手杀害继父一家时,读者对她并未产生纯粹的厌恶之情,而是带有些许的同情。姜绪柔是一个复杂的圆形人物,她摆脱多数同类小说单向度的罪恶形象,带来阅读者的同情与反思。与此同时,安小寒则是一个绝对的受害者,作者将“高考顶替”这一很有热度的社会话题套入她的生命经验,使得作品具备了社会派推理小说所内摄的精粹,因此引发了我们对社会制度、人性罪恶的深度思考。

《她所知晓的一切》是一部“女孩帮女孩”的代表作,它将悬疑小说的谜团设定和社会问题很好地结合到一起,提升了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小说这一文类的品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精品化进程。

延伸阅读二:中国网络悬疑小说的几种类型

根据不同的叙事倾向,网络悬疑小说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刑侦推理类。该类型是网络悬疑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一个亚类,正面人物主要是刑警、法医、检察官等国家公务人员,他们的主要对手多是刑事犯罪分子。该类小说常以死亡事件开头,刑侦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破解重重迷局,最终战胜对手,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在当下的法治社会,福尔摩斯、波洛、杜宾等传统侦探小说里大显身手的私人侦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警察与侦探形象合而为一,成为惩办罪恶的绝对主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包括:周浩晖的“刑警罗飞系列”(《凶画》《鬼望坡》《死亡通知单》三部曲和《生死翡翠湖》等)、蜘蛛的《十宗罪》系列、秦明的“法医秦明系列”(《尸语者》《无声的证词》《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幸存者》《偷窥者》等),以及Priest的《默读》等作品。与传统的刑侦小说相比,网络刑侦推理小说时常打破固有模式,能够与其他类型相互兼容,体现出审美的多样性。以《默读》为例,作品中刑警队长骆闻舟和“问题少年”费渡联手,破解了五个彼此纠缠的案件。五个故事分别以《红与黑》《洛丽塔》《麦克白》《基督山伯爵》《群魔》的主人公为章节名,增加了文学质感与互文性。

社会派推理。社会派推理小说作为一种流派,最早是在日本出现的。20世纪上半叶,日本推理小说在经历了本格派(传统解谜类,以密室杀人案件为典型)、变格派(侧重变态心理,内容阴森恐怖)后,出现了一种以推理为手段、以揭露和反思社会现实问题为目的的推理小说形态,故被称为社会派推理。这一流派在经历了松本清张(代表作品《点与线》《零的焦点》《砂器》)、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宫部美雪(《火车》)和东野圭吾等名家的推动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也传入到中国。中国社会派推理与网络文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代表作家紫金陈(《高智商犯罪》系列、《无证之罪》《坏小孩》《长夜难明》)和鬼马星(莫兰系列、简东平系列、陆劲系列等)最初都是在天涯论坛上连载作品,后期转向线下出版。社会派推理与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罪犯不再一味地否定,而是努力发掘事件背后的犯罪动机,一方面对小人物寄以同情之心,又对官场腐败、人性之恶、社会不公等有着强烈的批判色彩。近年来,豆瓣阅读借助举办各项大赛,逐渐成为社会派推理的大本营,涌现出不明眼(《寂静证词》系列、《失独者联盟》)、梁柯(《第十三天》《校园枪击案策划指南》)等潜力作家。

心理悬疑类。该类小说是以强烈的悬疑、曲折的情节、严密的逻辑推动故事发展的小说,能够给人们带来紧张、刺激的心理体验。心理悬疑小说的鼻祖一般公认为是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他的小说《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场景,把外在的环境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联系起来。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心理悬疑类小说又可以划分为现实型和超自然型,前者符合现实逻辑,能够在现实世界里找到答案,后者则给人带来不可思议的阅读体验,也由此引发人们对作品真实性的怀疑。心理悬疑类网络作家主要有:蔡骏(《病毒》《诅咒》《荒村公寓》《猫眼》《荒村归来》《幽灵客栈》《神在看着你》《夜半笛声》《旋转门》《玛格丽特的秘密》《地狱的第十九层》)、雷米“心理罪”系列(《第七位读者》《画像》《教化场》《暗河》《城市之光》《殉罪者》),那多“灵异手记系列”(《凶心人》《坏种子》《幽灵旗》《神的密码》《过年》《亡者永生》《返祖》《暗影三十八万》《变形人》《纸婴》《亡者低语》《世界尽头》《一路去死》),周浩晖的《邪恶催眠师》和鬼古女《碎脸》也可归入此种类型。

盗墓悬疑类。盗墓类小说可谓网络悬疑推理小说中的后起之秀,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全新的通俗小说类型,因其陌生化、神秘感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粉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这类小说并非“天外来客”,它的诞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特别是长期以来的土葬传统有关,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坟墓;民间盗墓传说也为作者提供了叙事资源,这些传说往往是在道教文化甚至封建迷信的影响下产生的;此外,国内外相关的影视资源也起到了刺激作用,《夺宝奇兵》《古墓丽影》等好莱坞大片可以算作其中的代表。盗墓悬疑类小说非常考验写作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器物、行话、规矩都很有讲究。小说多是几个分工不同的人组团探险,由多个盗宝故事连缀而成。作者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例如在《鬼吹灯》里,胡八一、王胖子等人的足迹遍及内蒙古、新疆、云南、西藏,横穿冰川、沙漠、草原、大山,不断与史前动物、僵尸、妖怪、鬼蛊遭遇,使人惊心动魄。这两个系列作品借助IP开发,先后改编成《九层妖塔》《寻龙诀》《云南虫谷》等影视剧,推动了中国电影类型片的发展。但是,在《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之后鲜有佳作,更多的是跟风模仿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类型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