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阿英研究中国年画
分享到: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夏明亮  2023年02月04日09:01
关键词:癸卯兔年

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阿英不仅文学造诣高深,而且兴趣广泛。他较早地对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艺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著了《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该书1954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比较系统地叙述了年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制作、地域等内容,并附有论述新年画成长和发展的文章。图录部分收入古代与现代年画典型作品85幅。

关于年画的产生,阿英认为:“年画的大量印制,是与雕版印刷技术分不开的。根据目前能够得到的资料,可以知道中国人从唐代起已经开始发明了雕版印画的方法。根据更可靠的资料,可以知道从明代起,随着木刻版画的发展,年画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追溯年画的萌芽状态,他认为年画与唐宋绘画以及同期甚至更早一些神像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汉代以前,就有了“神荼”“郁垒”一类“百鬼畏之”的“门神”和专食“门神”捉到的鬼的“神虎”。直到民国年代,在年画中多有“门神”,这是从“神荼”“郁垒”继承下来的一种形式。在六朝的绘画中就有“接近欢乐吉庆的性质,它对后来的年画内容起了一定的影响。”

阿英还特别论述到“首先在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的新年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在内容上的改变:“不再看见财神送宝,而是生产劳动;不再是娃娃抱鱼,而是娃娃抱羊;不再是娇弱迎风、奇装异服的美人,而是健壮朴质、生产劳动的妇女;不再是宣传封建道德和奴隶思想的戏曲故事,而是进行教育的‘白毛女’‘刘胡兰’……”

阿英这部小册子虽然只有2.2万多字,却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年画史著作。

访谈更多

苏童:写作服从于隐蔽的“文本暗磁场”

“文本是暗磁场,隐蔽的磁力引导你的叙事方式,故事的走向,甚至决定你每一个句子。其实我的写作从未刻意要关注什么,舍弃什么,只是服从那个磁场而已。”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何处人生不作别

关于离别的断想及其他

诗歌 | 庭院的月光(组诗)

石磨“吱呀,吱呀”响着/只有她知道/哪个关节响起的

小说 | 我与落日的长河

后来,我没有彻底留在草地,也没有彻底离开草地,我只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轨迹

散文 | 青云河畔

一位老人的离去,常意味着一个无名家族数代记忆的断流。在乡土中国广袤的血脉传承里,无数如我家般普通的家族,其智慧与故事,大多仅赖口耳相传,其生命不过七八代人。

散文 | 山月

《山月》以山水为镜,映照生命哲思,语言朴实如溪石,意境澄澈若山月,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完成对灵魂归处的永恒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