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疫情日记成为没有再见的告别
“早上醒来发现做的梦都是白宫新闻发布会,看来病毒已经侵入我的脑子了。
-
长篇小说销量大幅增长,英国读者为长期隔离做准备
因为隔离,读者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空闲时间,英国全国各地的图书销量都出现了飞跃,长篇小说和经典小说的销量显著增长。
-
海外华文文学的在地化书写
所谓在地化书写,并非指故事、题材的地域性。
关键词:  华文文学2020-03-29
-
纪念契诃夫诞辰160周年 |“我就需要生活在人民中间”
图①:俄国作家契诃夫。
-
疫情之下,英国长篇小说销量大幅增长
原标题:长篇小说销量大幅增长,英国读者为长期隔离做准备 因为隔离,读者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空闲时间,英国全国各地的图书销量都出现了飞跃,长篇小说和经典小说的销量显著增长。
-
墨西哥作家路易塞利接受英国文学奖在线颁奖
原标题:墨西哥作家路易塞利得了个英国的文学奖,但只能在线颁奖 3月23日,英国文学奖拉斯伯恩斯对开本奖(Lasbournes folio Award)将今年的3万英镑大奖颁给了墨西哥女作家瓦莱里娅·路易塞利(Valeria Luiselli)的小说《失踪儿童档案》(Lost Children Archive),这也是该奖项自2013年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给女性作家。
-
报纸不会消失
《文学报》是俄罗斯历史最长的文学报刊之一,1830年1月,由普希金在圣彼得堡创办。
-
中世纪的“波斯诗集” 至今仍流淌于伊朗人的生活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悬挂着这样一段波斯诗句:“阿丹子孙皆兄弟,兄弟犹如手足亲。
-
“世界文学新动向”:梳理展示文学现场
原标题:世界文学新动向|《镜与光》开售三天,每2.7秒卖出一本 “世界文学新动向”将编录世界文学的资讯和评论,为读者展示当下文学的现场和具象。
-
法国解放报:一封意大利作家从未来写给法国人的信
2020年3月18日,法国《解放报》刊登了一篇由意大利作家弗朗切斯卡•梅朗德里(Francesca Melandri)从过来人的角度写给法国人的一封信,从意大利语到法语的译者为罗贝尔•马齐奥里(Robert Maggiori)。
-
英国书店如何应对疫情:滑板配送、作家出资送福袋
此前因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实体书店的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营者采用了各种营销方法以减少损失。
-
疫情中的乔治·马丁:七国的情况,也许没有现实世界这么严峻
3月17日,《冰与火之歌》作者、幻想小说家乔治·R·R·马丁在个人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向公众交代了他在疫情当下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关闭他旗下的电影院和非营利机构,并在书店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
伍迪·艾伦回忆录《凭空而来》出版搁浅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的回忆录《凭空而来》出版计划搁浅。
-
公版书密集重复出版,说明了什么
最近,又有一本《在路上》刷屏了——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1969年去世,50年后其作品进入公共版权范畴。
-
“不会读书”的意大利人与会卖书的意大利出版社
2020年1月15日,意大利第二大报纸《共和报》(La Repubblica)发表题为《意大利第二家最古老的书店,都灵的著名书店Paravisa倒闭:“是亚马逊摧毁了我们”》的报道。
-
塞林格作品首推简体中文电子版
近日,一代文学巨匠J.D.塞林格最著名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体中文版电子书由译林出版社全球首发,同时推出的还有《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英双语版以及塞林格另外三部作品的简体中文版电子书,分别是《九故事》《弗兰妮与祖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
-
面对公共事件的韩国文学:我来了,我看见,我铭记
2019年,借由引进《82年生的金智英》,我才真正开始接触韩国文学,此前,和很多人一样,我对韩国影视如数家珍,对韩国文学的印象却还停留在“韩国还有文学?”而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才明白自己的无知和傲慢。
-
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将拍卖
佳士得拍卖行近日宣布,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剧本合集《威廉·莎士比亚喜剧、历史剧和悲剧》(即熟知的《第一对开本》),将于4月24日在佳士得纽约作为瞩目拍品隆重呈献。
-
用传统写作方式处理网生代的细节,仍然奏效
BBC根据萨利·鲁尼小说《普通人》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剧照。
-
智利作家塞普尔维达在西班牙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居住在西班牙的70岁智利作家路易斯·塞普尔维达(Luis Sepúlveda)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