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载游记——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与中国》:百年浮生,须臾恒歌
《十载游记——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与中国》约翰·汤姆逊著 颜湘如译/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9年1月版/79.00元 16开,374页——这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大量木刻图照片及长篇精彩记述的《十载游记》,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本厚实的大书。
-
重温俄罗斯“白银时代”:理解它的璀璨和美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俄国文学史上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银时代”。
-
2019年欧美文学盘点:失去和获得,告别与展望
失去和获得,反复地出现于今年的欧美文学界,同自我的、同外在的争论,也常见于今年的新作之中,不少作家都在作品中讨论了人工智能、英国脱欧和西方局势,也反思了自己国家的历史和集体性失忆。
2019-12-28
-
聚焦匈牙利文学奖项
“利布里文学奖”之年度十佳好书 利布里文学奖由利布里图书出版贸易公司创立于2016年。
-
适时捕捉外国文学时代内容
近日,以“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为主题的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外委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南京举行。
-
上海创设国内首个文学艺术翻译奖
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翻译奖(以下简称“翻译奖”)昨天正式宣布推出。
-
“文学与艺术:中国与英国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文学与艺术:中国与英国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
古德温与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
文学的“经典化”需要经过时间长河的过滤、过滤和沉淀。
-
东欧七诗人:“拒绝昼与夜的平衡”
11月19日至11月24日,第六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诗歌活动在香港举行。
2019-12-20
-
诺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演讲:有没有“第四人称”
瑞典当地时间12月10日16:30,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和平奖除外),而在当地时间7日晚,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作为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发表了题为“温柔的叙述者”的获奖演说。
-
2019“诺奖周”开启,汉德克与托卡尔丘克发表获奖演说,“我们缺乏讲述世界故事的新方法”
瑞典当地时间12月6日,2019年“诺奖周”开启,获奖者陆续到达斯德哥尔摩,参与为期一周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获奖主题演讲、颁奖仪式、跨界艺术活动、校园交流等等环节。
-
诺奖得主彼得·汉德克演讲:我的灵魂保镖
【编者按】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2月7日晚,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在斯德哥尔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获奖演讲。
2019-12-09
-
《巨浪下的小学》:地震中,是什么夺走了这些日本孩子的性命
2011年3月11日,灾难降临在日本东北部。
关键词:  巨浪下的小学2019-12-09
-
一首长诗的诞生
金秋时节,桂花熏香了大半个中国。
关键词:  《桂花》2019-12-08
-
我“走出来”的故事和思考
我是个作家,主要写小说,写过6部长篇,七八十个中短篇,其中比较有名的几部长篇,像《解密》《暗算》《风声》,已累计译成33个语种,在40多个国家出版,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关键词:  麦家2019-12-06
-
陈晓维:波士顿书展纪行
参加波士顿书展的心情,就像奔赴一场期待已久的摇滚演唱会。
关键词:  波士顿书展2019-12-04
-
《看不见的爱》:致生活中那些隐秘的感情
“我热爱人类,但我需要时常提醒自己,我是爱人类的。
关键词:  看不见的爱2019-12-04
-
乔伊斯的世界与世界的乔伊斯
“想象密切地注视着存在的真理或可见的世界。
关键词:  乔伊斯2019-12-04
-
巴西记者塔瓦雷斯:我将继续书写中国,传播中国
《中国的觉醒》 《中国:需要了解什么》 里约热内卢一角俯瞰 张远南摄 古香古色的屏风、精美的中国画、各式摆件……走进巴西著名记者卡洛斯·塔瓦雷斯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家,仿佛到了一座东方博物馆,中国元素随处可见。
-
沪语小说《繁花》译成法语有多难
海派风格的《繁花》如何译成法语,丰子恺漫画表现的古诗词又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葆有意境?翻译的质量影响着出版“走出去”,如何扩大中文版图书的海外传播力,切实提高不同语种转码的有效性?上海昨天发布了2019年“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书目,《繁花》法语版、《男生贾里全传》保加利亚语版、《丰子恺漫画古诗词》韩语版、《中华文化之旅》哈萨克语版这四种外文版图书获得翻译资助。
关键词:  繁花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