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一阁:万箧书卷益古今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藏书历史。
2025-10-22
-
“列女”是怎样变成“烈女”的
西汉末期,军事家、经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前6年)写下著名的《列女传》(也有认为是伪托),从现在的资料看,2000多年前用汉字写成的《列女传》,是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系统地为妇女立传的著述。
2025-10-22
-
文澜阁里阅春秋
国庆假日期间,来到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号,这里坐落着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2025-10-21
-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珍兽
2025年是郑和率中国船队首下西洋620周年。
2025-10-21
-
居庸暗度,一场巨大阴谋的前奏
编者按: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当明思宗朱由检收到居庸关失守的消息时,他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十二小时,更不会想到,将自己一步步逼上煤山的竟是自己人。
2025-10-21
-
《水莽草》:化腐朽为神奇,化冤孽为善果
《水莽草》插图 水莽是毒草,蔓如葛藤,紫花像扁豆,谁要是误食了这种草,会立即死掉,被称为“水莽鬼”。
2025-10-17
-
过云楼:百年藏书传奇与江南文脉传承
在苏州铁瓶巷深处,矗立着一座见证江南文脉过去一百多年聚散流转的藏书楼——过云楼。
2025-10-17
-
经学须由文学而显
自2024年以来,随着中国古典学学科的设立,学界对这一学科的概念范畴、价值意义等,作了非常周备的论述。
2025-10-16
-
王勃送杜少府诗的高城远望
关于王勃诗文集,《四库提要·王子安集》云:“本传称其有文集三十卷,而杨炯集序则谓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
2025-10-15
-
清末,一个山西考生的北京印象
光绪二十年(1894年),来自山西省太原县赤桥村的村民刘大鹏乡试中举,获得了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2025-10-13
-
传统家训的思想史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训以家族为单位传递道德规范、治家理念、处世智慧等,是圣贤经典的世俗化、实践化、生活化载体。
2025-10-13
-
《庄子》“濠梁观鱼”的“知”与“乐”
《庄子》一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既富有哲理性又不失趣味性。
2025-10-11
-
宋人的广告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铺和广告。
2025-10-10
-
芥子纳须弥,补书见天地
在信息爆炸、阅读日渐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与文字在屏幕上进行短暂的交会。
2025-10-10
-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考
众所周知,月饼是我国人民欢度中秋的节俗食品。
2025-09-30
-
中国文学时空的那轮明月
每临中秋怀月,每每在中国文学长河里遇到月,总能感受到一颗散发着民族气质的文心。
2025-09-30
-
赏月诗词的科学性
中秋佳节,人们除了吃月饼之外,赏月也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2025-09-30
-
两百多年前,袁枚写尽了吃螃蟹的讲究
编者按:近日《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林卫辉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雅2025年8月)一书问世,作者细读“食单”,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
2025-09-30
-
王阳明“致良知”的四个维度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他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2025-09-29
-
那道“水浒”的波光
一 年内我二度赴江苏淮安。
2025-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