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濠梁观鱼”的“知”与“乐”
《庄子》一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既富有哲理性又不失趣味性。
2025-10-11
-
宋人的广告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铺和广告。
2025-10-10
-
芥子纳须弥,补书见天地
在信息爆炸、阅读日渐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与文字在屏幕上进行短暂的交会。
2025-10-10
-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起源考
众所周知,月饼是我国人民欢度中秋的节俗食品。
2025-09-30
-
中国文学时空的那轮明月
每临中秋怀月,每每在中国文学长河里遇到月,总能感受到一颗散发着民族气质的文心。
2025-09-30
-
赏月诗词的科学性
中秋佳节,人们除了吃月饼之外,赏月也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2025-09-30
-
两百多年前,袁枚写尽了吃螃蟹的讲究
编者按:近日《袁枚的讲究:趣读〈随园食单〉》(林卫辉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广雅2025年8月)一书问世,作者细读“食单”,从粤菜的鲜、官府菜的雅,到武夷山茶、兰陵酒等,呈现一席惊艳无比的“随园宴”。
2025-09-30
-
王阳明“致良知”的四个维度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他曾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2025-09-29
-
那道“水浒”的波光
一 年内我二度赴江苏淮安。
2025-09-29
-
趣味的竞赛:一条清代碑学的阐释路径
传统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往往关注经典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使用的多是书论、画论等传统材料,这种“内部研究”对于搭建中国艺术史的基本框架至关重要,但在研究某些跨时段的艺术现象时往往缺乏纵深。
2025-09-26
-
施耐庵是杭州人的依据
《水浒传》是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2025-09-26
-
《新郎》:有始无终,悠然无架构
江南有一位孝廉,名梅耦长,他说同乡有个孙老爷,当年德州主政,审处过一桩奇案。
2025-09-26
-
灵光奇气耀溪川——《诗词散论》的源与流
八十多年前,大西南的崇山飞水间,一位中年教师与一群学生徒步流徙于黔川交界。
2025-09-25
-
我国桂花起源考
植物在自然界的起源多属蛮荒时代之事,无法具体稽考,本文所说桂花起源是指该植物最初为人们明确发现与认识,见诸记载并开始引用的情景。
2025-09-23
-
《核舟记》中的江南人文经济学
清晚期·核舟 民国·桃核元宝核舟 均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藏 在明末文人魏学洢的《核舟记》中,生动描写了“奇巧人”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的核雕技艺。
2025-09-22
-
于“没要紧处”,写“正文筋骨”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深心密虑,字斟句酌,绵密精巧,读来却让人感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025-09-22
-
古代典籍里的和平叙事
中华民族的和平性基因根植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的农耕文化,积淀为先贤圣哲的思想与观念。
2025-09-22
-
龙学: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排头兵
《文心雕龙》诞生后,由于其自身的价值及特点,在流传过程中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对此书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即“龙学”。
2025-09-18
-
“石径斜”到底怎么读
据说,语文课本中杜牧的《山行》一诗中“斜”字的读音跟从前不同,现在标音为xie,一时激起许多家长的“愤怒”。
2025-09-16
-
当食材基础 操作就不基础
“邪修”原为修仙小说中的反派修炼方式,如今被年轻人借用,指代那些打破常规、操作简单却高效的“懒人妙招”,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现象和问题解决思路。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