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李丹阳:记与艾青相关的二三事

      本文作者的父亲李琦为艾青画的肖像 2019年年末,我从尘封多年的纸箱中找出很多文稿和书籍,其中有20世纪80年代艾青的谈话记录、赠书等。

    2023-09-19

  • “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向导》周报总发行处旧址照片,位于老西门兰发里3号(1960年前后) 《向导》周报创刊号 在中国共产党报刊史上,最早的党报也是第一份中共中央机关报,当属1922年9月在上海创立的《向导》周报。

    2023-09-15

  • 孙郁:“以人作笔”

      对文学史颇有研究的赵园先生曾说,她平时不太看同行学者的文章,倒是对于画论、诗人随笔更感兴趣。

    2023-09-14

  • 工具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轇轕

      1935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各分卷主编基本都算得人。

    2023-09-13

  • 王愿坚的意义

      “十七年文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革命历史叙述。

    2023-09-12

  • 老舍:国家—民族意识的升华与隐曲

      老舍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具有与许多现代作家和知识分子不一样的特点。

    2023-09-11

  • 二十年前:《我们仨》的出版

      三联书店和杨绛先生渊源很深。

    2023-09-08

  • 徐有富:听程千帆先生聊天

      “千帆晚年讲学南大,甚慰平生,虽略有著述,微不足道,但所精心培养学生数人,极为优秀,乃国家之宝贵财富,望在我身后,仍能恪守敬业、乐群、勤奋、谦虚之教,不坠宗风。

    2023-09-07

  • 孙犁:写作面向世界和人类敞开

      面对驳杂的现实世界,如何攫取有效素材,由基于个体经验的“小与轻”的生活真实,上升为对世界与人类倾情关注的“大与重”的艺术真实,成为考察作家叙事成熟度的重要维度之一。

    2023-09-06

  • 陈建军:从萧红墓说到萧军的一封佚简

      先说萧红墓。

    2023-09-05

  • 胡世宗:怀念百岁袁鹰先生

      9月1日晚,好友陈冠柏心情沉痛地把一个噩耗告诉我:我们敬爱的老田走了!当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老田亲切的面容,同时眼里涌满了泪水! 老田就是田钟洛先生,就是袁鹰先生。

    2023-09-04

  • 【温故】八月,有温度的文字从旧书桌上写出

      编者的话 温故2023年8月文史频道头条文章,我们选择了多篇关于史料与文学史互动关系以及讨论文学史写作的研究佳作。

    2023-09-01

  • 王振忠:桑榆暮景叹时世

      最近二十多年,我一有空就跑去乡下,实地走访案头文献里提到的那些地方。

    2023-08-31

  • 朱自清:写出自我心灵的宽度与深度

      朱自清(1898—1948) 朱自清先生是散文家、教育家和文学研究家,在人们的心目中既是一位温和文雅、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同时又是一位爱国志士。

    2023-08-30

  • “危”中之“机”: 中国手稿学要怎样发展

      一. 中国手稿学目前的状况 中国的手稿学研究,近几年十分兴盛。

    2023-08-29

  • 陈尚君:唐诗名篇在历史上的演进

      唐诗名篇中的疑问 本次讲座,我们从最著名的几首唐诗谈起,包括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清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孟浩然的《春晓》和张继的《枫桥夜泊》。

    2023-08-28

  • 李维音:爸爸,你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今天,是李健吾书房正式宣布落成的日子,在他逝世41周年的前夕,在这里汇齐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所有工作人员对我爸文学事业的充分肯定、热爱和为此而付出的特别的辛劳。

    2023-08-25

  • 重新认识赵元任

      在纪念赵元任130周年诞辰之际,商务印书馆邀请语言学界、文学界、历史学界的学者,召开了《赵元任日记》出版座谈会。

    2023-08-24

  • 思想导师——茅盾对战时青年的引领

      茅盾初入文坛即着眼于青年知识分子革命题材,以“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时代里的客观行为过程作为小说创作的艺术透视点和表现角度”。

    2023-08-23

  • 唐朝“怕老婆”风气考

      编者按:近日,花城出版社出版《唐诗里的唐朝》,一部关于唐朝诗人与诗歌的通俗类历史读物。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