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稚珊:犹如故人归
同时收到两个快递,一个是书,另一个也是书。
2023-11-15
-
八月十七日的船与岸
如今,腾云飞天,早发夕至美利坚。
2023-11-14
-
庄子“逍遥”下的纠结
唐代成玄英作《庄子疏序》说庄子的“当战国之初,降衰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庄子疏序》)。
2023-11-13
-
沈从文与黄永玉:对照记
一九五〇年,沈从文(左)与黄永玉在北大教师宿舍留影,冯至摄影。
2023-11-10
-
金代文坛盟主为何被忽视
“小车日日碾征尘,卧即看书坐欠伸。
2023-11-09
-
重读《洼地上的战役》:友爱·越境·共同体
原标题:友爱·越境·共同体——论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及其文学调整 前言 路翎的抗美援朝书写洋溢着少见的清新与明朗,却也成为他搁笔半生、身心受难的前奏。
2023-11-08
-
周涛:我坐着思考,我就是世界之王
编者按: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先生,于2023年11月4日13时30分因突发心梗在乌鲁木齐去世。
2023-11-07
-
自然笔记:诗在“木叶”间
林庚的《说“木叶”》一文最初发表于1958年3月16日《光明日报》。
2023-11-06
-
茅盾最后的两封信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即将在茅盾故乡桐乡乌镇举行。
2023-11-03
-
鲁迅小说集《呐喊》新潮社初版溯源
鲁迅小说集《呐喊》,1923年8月新潮社初版,收其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15篇,列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
2023-11-02
-
看戏看出做学问的门道?
顾颉刚《九十年前的北京戏剧(一)》,原载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7月26日 共计十五次连载报道的“超长访谈” 1936年10月至11月间,北平《世界日报》以连载十五次的超长篇幅,推出了对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的访谈报道。
2023-11-01
-
【温故】十月,纵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编者的话 2023年10月,在刚刚结束的又一次“作家活动周”上,鲐背之年的束沛德先生向新入会的会员朋友们讲述中国作家协会的历史与故事。
2023-11-01
-
鲍国华:《鲁迅全集》中的《中国小说史略》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毫无争议地收录于迄今为止出版的不同版本《鲁迅全集》之中。
2023-10-31
-
南星:让我们永远地互相纪念
编者按:数年前,散文家吴佳骏意外地读到张中行先生的评论《诗人南星》,从此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走进了他的阅读与写作。
2023-10-30
-
韩愈:袁州长歌
在宜春的几日,我追寻着韩愈在袁州的足迹。
2023-10-27
-
梁启超:女学为第一义
谈论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思想,梁启超是不可绕过的一人。
2023-10-26
-
王安忆:父亲王啸平南洋时期剧评佚文
一、海水到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花踪 这一辑五篇父亲的小文,都与戏剧有关。
2023-10-25
-
“那钱上还带着体温”——《呐喊》《彷徨》里的金钱描写
【题记1】二〇二三年,《呐喊》出版一百周年。
2023-10-24
-
经典作家专刊——林斤澜
【林斤澜年表】 1923年6月1日,出生于浙江温州百里坊,原名林庆澜。
2023-10-23
-
老舍的抗战书写:国家至上
一、底色苍凉悲壮的抗战文学轨迹 在现代文学史上书写爱国主题的作家中,老舍占有独特的地位,不仅因其庚子国难烈士之子的身份,更是由于他的抗战书写贯通了现代文学史。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