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群&李霄明:抗美援朝战地日记(节选)
写在前面的话 李霄明 202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是我父亲舒群诞辰110周年。
2023-10-19
-
做有思想的芦苇:漫话何兆武
继《上学记》后,何兆武先生又推出了记述后半生历史的《上班记》,依旧是精彩纷呈,引人深思。
2023-10-18
-
长虹耀云巅 牵风驾鹤行——徐怀中先生其人、其文、其事散记
2023年1月14日凌晨,徐怀中先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驾鹤西游,寿年九秩又四。
2023-10-17
-
胡适:从“前锋”移到“后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胡绳写下了这样一段评价胡适的话: 中国的历史过得太快了,五四运动到现在不过二十年,在当时激烈地打过一番“硬仗”的战士虽然大半都还健在,却已经在时代的背景前经过不止一次的蜕化,在今日的进步的青年的眼前都已经成了模糊的影子了。
2023-10-16
-
重读《呐喊》:经典的诞生及辐射
原标题:《经典的诞生及辐射——<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导言》 《〈呐喊〉初版百年纪念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版 一本书如果到了百年还被人不断阅读,那就有经典的地位了。
2023-10-13
-
张伯伟:文献与文献学——中国·东亚·欧美
在人们的通常印象中,“文献”与“文献学”都属于非常传统的学问领域,让人产生的联想多半可能是皓首穷经的老叟或破损泛黄的古籍,它是中国的旧学问,将它与东亚联系勉强说得过去,再牵扯到欧美恐怕就让人觉得河汉其言。
2023-10-12
-
弘扬作协好传统、好风气
1949年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1956年,束沛德在北京王府大街64号中国作协大楼顶上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成立于1949年7月23日。
2023-10-11
-
翻译孟德斯鸠的许明龙先生
许明龙先生(1936—2023年) 许明龙先生去世已近百日,我和他的微信对话也永远定格在2023年7月5日,他离世的前一天。
2023-10-10
-
从“放眼读书”到“随时修正”
自民国以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则胡适先生的治学名言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2023-10-09
-
柳宗元“永州八记”到底好在哪?
国庆期间,人们纷纷出行,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2023-10-08
-
“六个瞬间”:阿Q的本能革命意义与中国世纪难题
一、表象之争:“向上超越”还是“向下超越” 2011年,汪晖在《现代中文学刊》第3期发表了《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以下简称《六个瞬间》),这是一篇具有学术转折意义但又很有争议的文章,从发表伊始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讨论,不到十年就成了汪晖在中国知网下载量最高的论文,充分反映出学界对此文的重视程度。
2023-10-07
-
【温故】九月,秋风中的怀念
编者的话 2023年9月1日,袁鹰先生逝世。
2023-10-01
-
怀念 | 程德培:扎实的、热情的、说理的批评
编者按: 9月28日,文学评论家程德培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72岁。
2023-09-30
-
鲁迅谈月亮及其他
在影像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很直观的,当然也是非常细致的。
2023-09-28
-
新版《程千帆全集》的来龙去脉
《程千帆全集》,凤凰出版社即出 1997年年底,程千帆先生与河北教育出版社商妥出版《程千帆全集》事宜。
2023-09-27
-
周大新:认识李国文先生是一种幸运
原标题:认识他是一种幸运——怀念李国文先生 因为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故当年在偏僻的军营开始写作时,我凭的只是对文学的一腔热爱和对生活的熟悉,文学理论准备差不多是个零。
2023-09-26
-
“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
编者按: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42周年的纪念日,我们特此推送李国华老师《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8)一书导论,以飨读者。
2023-09-25
-
左翼革命文学传统及其在当代的回响
一、左翼革命文学的历程 左翼革命文学的出现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既是中国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这一历史实践的结果。
2023-09-22
-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
一 “趣”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个特殊范畴。
2023-09-21
-
一个春天的旅行,赵无极与徐迟、冯亦代等的交谊
蜚声国际画坛的赵无极先生(1920-2013),早在青年时代他就和文艺界的人士来往频繁。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