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韩愈:袁州长歌
来源:光明日报 | 陆春祥  2023年10月27日08:10

在宜春的几日,我追寻着韩愈在袁州的足迹。韩愈之后的卢肇、易重、郑谷,再后的王安石等,这些与袁州有关的名字,或多或少都能与韩愈相连,这皆缘于他在主政袁州期间播下的读书种子。

元和十五年(820)四月下旬的一个柔夜,新月如锐钩,缀挂在天际,袁州府衙的幽静后院,昏暗而朦胧。一束灯光,细如豆粒,透过窄窄的窗户,映射出一个深思的身影,他时而低头疾书,时而擦拭泪眼,心中的悲愤与哀伤交织成一片苍凉。

不时抹泪的身影是韩愈,在那个沉重的夜晚,他的悲伤如泉涌,无法自止,他正在写《祭滂文》,死去的韩滂,是他仲兄韩介的孙子,而此前,被贬潮州的路上,他年幼的四女儿挐不幸病逝,只得将其草草埋葬在商南县层峰驿的山脚下,“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那是一个清冷的地方,野藤,薄棺,白发人埋黑发人,情何以堪。兄长断了子嗣,家族失去一大希望,一想起这些,韩愈又泪流满面,真是命运多舛!这是他到达袁州的第四个月,自上一年十一月离开潮州后,到了韶州,就见身子骨较弱的韩滂一脸病容,至袁州,恰是元和十五年的闰正月初八,袁州又连续干旱,天气干燥,加上严重的水土不服,韩滂很快就不治。

韩愈有三兄弟,长兄韩会,次兄韩介,早逝,还有一个名字不可考。韩愈三岁,父亲去世,养于长兄韩会处,韩会42岁卒,韩愈遂由寡嫂抚养成人。韩介有二子,百川、老成,老成过继给韩会,也生二子,长曰湘,次曰滂。韩愈兄弟人丁不旺,百川又早死,因此传承的责任重大,韩滂天资聪颖,博闻强记,韩愈极为偏爱,期望这个侄孙能振兴家业。

元和十四年的元月十四,已经五十一岁的韩愈,在刑部侍郎的任上,因谏迎佛骨,被唐宪宗贬到潮州。带着七八分的无奈和沮丧,告别了阴冷的长安,前往近八千里路外的贬谪地潮州。韩愈去潮州时,韩湘跟随,韩滂与韩愈家眷都在韶州居住。而今,韩滂却离他而去,袁州府衙的这个夜晚,一切都那么静谧,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丝丝悲伤。

韩愈在潮州虽只有八个月,却干了几件大事情:祭杀鳄鱼,安顿百姓;兴办学校,开发教育;兴修水利,凿井修渠。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韩愈由潮州量移(唐朝因罪远贬的官吏遇到特赦调迁近处任职叫量移)袁州。从闰正月跨进袁州的那一天起,韩愈的脑子里就是袁州了。

袁州,在博古通今的韩愈眼里,自然不陌生。他在由潮州前往袁州的道上,脑子里就经常闪现出一个镜头,他一直在感叹,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

长镜头闪回到十一年前。

元和三年(808),韩愈的好友、翰林学士王涯,因外甥得罪当朝宰相李吉甫而连带被贬虢州司马,王涯不久后迁袁州刺史,两人灞桥折柳相别,韩愈有诗相送:“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您别以为宜春离京城太远,那里的风景却如画一般美,希望您能舒心游赏。这显然是安慰,那时,韩愈并没到过袁州。

或许这就是命运。十一年后,如今自己也将要去袁州。是不远吗?是真远啊,这两年来,他行程几乎万里,身疲惫,心更疲惫,而今,到了袁州,那里怡人的景色,丰厚的人文,或许,可以使心灵得到慰藉。

韩愈一到任,就四下走访,了解民情。他沿着汉代灌婴筑就的城墙仔细察看,八百多年过去,城墙早就几度修葺,自汉高祖时置宜春县始,后来地名与归属不断变化,隋唐两代,由县升州郡,但一会儿叫宜春,一会儿叫袁州,天宝五载(746),改袁州为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宜春郡又改回袁州。

韩愈忘却了暂时的愁闷,立即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面见士子,与他们交流,鼓励学子们发奋学习,州府也会为他们创造最好的读书环境。是的,韩愈走到哪里都重视教育。没有具体的办学记录,但从后面袁州人才辈出的现象推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其中的细节——一个德高望重的官员,一位大唐文坛重量级的领袖人物,一个诗文俱佳的写作实践者,学子们望着一脸慈祥的韩大师,个个心中升腾起坚定的决心,以韩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成就自己。

唐末五代王定保的笔记《唐摭言》卷四这样记载:“韩文公名播天下,李翱、张籍皆升朝,籍北面师之……后愈自潮州量移宜春郡,郡人黄颇师愈为文,亦振大名。”

名师自然会出高徒。李翱师从韩愈学古文,是中唐著名的古文家,还有著名诗人张籍、与李翱一样同为中唐古文大家的皇甫湜,他们皆是韩愈的高足。而韩愈在袁州收的学生,黄颇,会昌三年(843)进士,工文章,官至监察御史。

《宜春县志》载:“袁自韩文公倡明道学,嗣是守郡者类以造就人才为心。宽刑禁,尚文学,悉奉昌黎为法。”又载:“昔韩昌黎自岭南移守于此,教化既洽,州民交口颂之”。果然,十几年后,韩愈重视教育的成果开始显现,除上面提到的黄颇外,还有比黄颇更有名的卢肇,他成为江西的第一个状元,紧随其后的有易重,江西的第二位状元,他们都是袁州士子。唐朝中后期,袁州考中进士三十多名,人誉“江西进士半袁州”。

癸卯初秋,我到宜春,寻找韩愈在袁州的足迹。下面这些街路,都沐浴过韩愈在袁州重视教育与人才的阳光。

去状元洲,体验卢肇、易重当时状元游行的辉煌。

走重桂路。易重有诗“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折两重枝”。恰逢桂香季节,丝丝沁入鼻孔。这香,似乎来自遥远的唐朝。

过黄颇路。黄颇,一个有性格的读书人,即便是同乡卢肇,他也不买账:你这碑版写得也太差了,还头名状元呢!

进鹧鸪巷(现为宜春东风大街南段)。郑谷以《鹧鸪诗》闻名,故称之为郑鹧鸪。“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支咕咕,支咕咕,忽地传来几声鹧鸪,是我在思乡吗?不是,我才来袁州,但它极可能勾出贬谪者的思乡离别情绪。

我们去明月山洪江镇仰山栖隐禅寺旁的郑谷草堂。

郑谷(约851—910),唐末著名诗人。他自幼聪明,七岁能诗,当时的著名诗人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但及冠后参加进士考试,却接连考了十次,四十岁时,总算考上。郑谷的官做得不大,仕途却顺利,晚年索性到仰山建个草堂隐居起来,读书写诗,优哉游哉。自然,郑谷的草堂,绝不是杜甫“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草堂,一定舒适,因此,郑谷的诗也多以闲适为主,缺少杜甫的那种苦难与坚硬。

我眼中的郑谷,三件事可以概括:以“鹧鸪诗”闻名,《全唐诗》收诗325首,还有一个就是指教别人的“一字师”——诗僧齐己携诗来仰山拜见郑谷,郑谷热情接待,两人一边吃茶一边谈诗,郑谷读《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笑着对齐己说:数枝梅,不算早了,不如改为“一枝梅”。齐己听后,就地拜倒:郑老师啊,您真是我的一字师!

郑谷坐在窗前,读书写诗一天,伸了伸懒腰,忽然,仰山栖隐禅寺的晚钟声荡进了他的双耳,索性起身,出去走走,寺就在草堂边上,他要去看那两株银杏,才几十年功夫,已经高大茂密了。

禅寺的两株银杏树,叶片厚重青绿,虬枝依然自由伸向蓝天,我们坐在古树下看树说树,久久不肯起身,这银杏与郑谷的诗,都已经活过了一千多年。

一个夏日的傍晚,忙完了一天工作的韩刺史,在府衙后面的宜春台散步,忽然见到一座屋檐下,有个骨瘦如柴、蓬头垢面的少女,蜷缩着身子。他走近一问,少女哆哆嗦嗦地告诉说,她是女奴,受不了主人的暴打,跑出来逃命。

韩愈听完少女的回答,立即想到,自己以前听别地方的官员说过此事。看来,这个问题袁州同样存在,必须立即解决。他随即将少女带回府衙,供给其衣食,仔细盘问,掌握线索。次日,韩愈又召集部下,要求他们广泛调查,查清袁州到底有多少因天灾人祸而被没入为奴婢的人。

韩愈做这件事,是有政策依据的,当时的政府规定,不许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有了尚方宝剑,对确实违背法律的行为,必须立即纠正。

调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袁州界内一共有几百人,他们原本都是良人男女,或因家里遭到水灾旱灾,粮食歉收,无法度日,或因借债还不起,作为抵押品充当奴仆以偿债务。这些被抵押到大户人家做苦工的人,规定期限内不能赎回,被迫做了人家的奴婢。而一当了奴婢,就等于是卖给了人家,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被驱使鞭策,毫无尊严,悲惨得很。

事实一清二楚,韩刺史立即下令出台威严的决定:凡没入为奴婢的良家男女,从典押到主子家做苦工的第一天算起,还完债的,立即放人,没还完债的,可以补足差额,也立即放人,总之,奴婢均应放回,归之父母!这条政策,使731名奴婢又成了良家男女。据说,韩愈在宜春台发现的那个少女,因劳资抵债不够,父母双亡,韩愈便自己花钱将其赎出,妥善安置。

韩愈从袁州调回长安后,对解放奴婢这件事,依然放不下心。这种现象,袁州有,那么全国的其他地方,也一定存在,于是,他写下《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向穆宗详细报告袁州的情况,并提出:此事需朝廷全面治理,严格执法,奴婢一律赦免,对隐漏违法者严惩不贷!

官员急百姓所急,想着百姓的苦难,这是为政的重要内容,也是官德所在,可以设想的场景是,那些数以万计被释放回家的奴婢,当他们欣喜回到原来的家时,他们的生命又得到了重生,他们的家庭又拾回了欢乐。活人命,胜造浮屠,仅此一项功德,韩愈就赢得了人们的长期尊敬。

韩愈自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初八到达袁州,当年九月,朝廷有诏,拜韩愈为朝散大夫、国子监祭酒。韩愈经行豫章、庐山、江州、随州、襄阳等地,年底到达长安。在袁州的九个月时间,韩愈留下了大约24篇文章,却没有留下一首诗。

韩愈现存诗文七百余篇,诗文数量各半。对于随时作诗的大诗人,九个月只作文,不写一首诗,而且,至袁州前有诗,离袁州后有诗,独独在袁州没有诗,“何事公无一句诗”?这确实让许多人费解。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在写作《天地放翁——陆游传》时写过类似的一个情景。

陆游由夔州前往南郑(今汉中)从军,一直处在亢奋中,八个月写下了一百多首诗,然而,《剑南诗稿》中仅存十二首,且没有一首是记述当时军旅生活的。这是一个谜,关于此,陆游自己这样解释:“舟行过望云滩,坠水中。”装诗的行李,被嘉陵江的急流卷走。

那么,我们也许同样可以用遗失来解释韩愈在袁州没有留下诗的原因。只是,会遗失得这么干净吗?总有寄友人答友人的呀。

这里只说韩愈在袁州的文章。

通读韩愈在袁州写下的24篇文,最值得一说的有三类文章:三篇祭雨文,《祈雨告城隍文》《祈雨告仰山文》《谢雨告仰山文》。元和十五年初春至夏,袁州大旱,土地干涸,民生凋敝,韩愈率州县士绅大规模祈雨,先求城隍,再求仰山神,这场景如同他在潮州祭鳄,对上苍也要软硬兼施,先检讨,再威吓,只要是为民,只要是为公,韩愈不怕老天的惩罚。从第三篇的标题看,祈雨行动,果然感动了上苍,天降喜雨,百姓欢呼。自此后,袁州的官吏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前往仰山古庙祭奠。

第二类,是为未曾到过的三个地方写记写碑文:应上司也是老朋友王仲舒之邀写《新修滕王阁记》;应好朋友广州刺史孔戣之邀写《南海神庙碑》;应处州刺史李泌之子李繁的请求写《处州孔子庙碑》。未到过的地方也可以作文,究其因,韩愈的文名大,另外,都是好友,盛情难却,尤其是为处州孔庙写碑文,彼时,应该正是韩愈在袁州大办书院教育士子的时候,故是有感而发。

第三类,就是祭文,本文开头,韩愈祭侄孙韩滂文就是。这里重点说《祭柳子厚文》及《柳子厚墓志铭》。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大赦天下,十月,韩愈由潮州量移袁州。而此时,宪宗在宰相裴度的说服下,敕召柳州刺史柳宗元回京,裴度是七朝元老,四朝宰相,虽然宪宗下过诏,对柳宗元及另外的“八司马”永不量移,但裴宰相这个面子得卖,然而,十一月二十八日,四十七岁的柳宗元却病逝了。柳病逝时,韩愈应该正由潮州往袁州的路上。柳宗元自知来日无多,临死前写就的遗书中,有一封就是给韩愈的,他托付韩愈给他写墓志铭。柳宗元知道,两人的政治立场有分歧,但这不妨碍他们成为知心好友,柳宗元的“千万孤独”(《江雪》诗的起句连字)唯韩愈懂。

子之中弃,天脱馽羁;玉佩琼琚,大放厥词。富贵无能,磨灭谁纪?子之自著,表表愈伟。不善为斫,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子之文章,而不用世;乃令吾徒,掌帝之制。子之视人,自以无前;一斥不复,群飞刺天。

韩愈果真懂柳宗元,他以真诚的友情,精炼的文辞,高度赞赏柳宗元的文学才情,又悲柳宗元不为当世所用,长叹而扼腕。而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则用较长的篇幅,淋漓尽致地追叙柳宗元一生中的重要事迹,柳宗元高洁的人品、极高的文学天赋都得到突出抒写。

长歌当哭,韩愈的碑文为何难以超越,一个重要原因,我以为是字字都融入了他个人独特的体验,只有自己痛到骨髓,他的才情才会高度驾驭文字,爆发出超人的能量,将人心击痛,甚至击碎。

宜春的老城中心,有宜春台,其实是座小山,只有百米来高,西汉时,宜春侯刘成在城中及周边设五台,五台以宜春台居中,自然是风景最胜者。宜春台树木茂盛,枝枝交盖,不少老树,虬枝四散,沧桑的树身上长有毛茸茸的白菌,有些老人在树下打牌走棋。

宜春台的东南侧,有昌黎书院,这里原是宜春四中的校园,现在校园整体搬迁,而新的昌黎书院,正在全面建设中,预计年底就可以落成。

如同韩愈离开潮州,人们将当地的山水命名为韩山韩水一样,袁州人民也一直以自己崇敬的方式,以各种方式纪念韩愈。

韩愈离开袁州后,继任者将府衙后堂辟作“景韩堂”,此堂一直到明朝改为“仰韩堂”,尽管名称略有变化,但景行行止、高山仰止,意思却没有大的区别。北宋皇祐五年(1053),袁州知府祖无择在袁州府学明伦堂的西侧兴建“韩文公祠”,祠颇有规模,韩愈的塑像立在祠堂正中,祠内大量展示韩愈的诗文、生平功绩,韩愈的高足李翱、皇甫湜,受韩愈影响的袁州名人卢肇、郑谷,两边配享;每年春秋举行两次祭祀,祖知府还亲自撰写《建韩文公祠记》,高度赞扬韩愈的功绩及文学成就。韩文公祠内,平时就常有学子来参观瞻仰,逢祭祀日,更是人潮涌动,士人学子纷至。

至元末,韩文公祠毁于兵火。明正统十四年(1449),韩文公祠又择地宜春台右侧重新修建,一百年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韩文公祠再修葺,并扩大为昌黎书院,由袁州一府四县集资兴办,办学的原则与方针参照的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彼时的书院规模颇具,学生数百人以上,有韩文公祠、明伦堂、四宜堂、原道阁、魁星阁、上谕亭、书房。据记载,清同治十一年(1872),昌黎书院有学田1219亩,折银六百多两,书院修建、老师工资、学生食宿,都有了充分保障。

至清末,昌黎书院改为袁州学堂,民国时改为宜春中学。时光如过隙之白驹,20世纪80年代,昌黎书院旧址成为宜春四中的校园,遗存在校园内的部分书院房舍,系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修建的砖木结构房。2015年7月,昌黎书院进行了简单的修复,设有韩文公祠、明伦堂、乡贤祠;同年,宜春四中挂牌“昌黎中学”。而最近这一次,是昌黎中学的整体搬迁,在旧址重新修筑更大规模的昌黎书院。

从韩文公祠到昌黎书院,再到袁州学堂,其间重修、重建达几十次之多,长盛的原因,皆因韩愈。矗立眼前的昌黎书院,看着表情有些凝重的韩愈石雕像,百感交集,一座城,因一个人的功绩而绵延千年,他是这座城市的思想灵魂。建筑虽未完工,但规模初现,我想象着它不久后的盛大与辉煌。

从昌黎书院往上至宜春台顶部,间有石级台阶、松柏、梧桐、樟树、槐树,层次相依,休息亭中有石桌、石凳;台阶渐至顶部时,有两道长长的折叠弧形,在春台阁前合而为一;春台阁台基下是一个微型小广场,松柏相绕。宜春台比江南三大名楼都早,比滕王阁早八百年,比岳阳楼早五百年,比黄鹤楼早三百年。宜春台台顶,原先是祭祀仰山神龙的地方,我眼前的春台阁,则是一栋飞檐翘角的三层楼阁,东西还各连着一座附楼。

走进宜春台,第一层虽一百平方米不到,却因四面通透,视野开阔,悠悠踱步,四面景色皆入眼底。踏着木梯上二层,木柱走廊,门窗皆镂空雕花,可南北观景。三层全为木制,内间空间较狭窄,外间则环圈皆可观景。

登台望远,角度极重要。

“远望宜春台,巍然凌百尺。高城俨弹丸,烟火千家积。”清代著名诗人江皋从化成岩望过来,叠翠的顶台虽然不大,却像高楼上铺着的一颗弹丸,弹丸之地,那就是小了。然而,现在,我从台上朝城中看,则是烟火人间。三层观景,各有视角。我猜测,那些游人,特别喜欢选择阳光晴好的傍晚登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人小如粒,奔跑穿行街巷中。

明正德元年(1506)冬,王阳明上书弹劾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由兵部主事被贬贵州龙场驿丞,途经袁州时,应该是春草疯长的明媚春天了,他自然要登这宜春台。满腹心事,行行复行行,上得台来,景色果然好:“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不过,王阳明却不能专注于景色,美景匆匆入眼不入心,他由眼前景立即联想到了韩愈——韩愈也真是多事,皇帝老儿他要迎佛骨,那就让他去迎嘛,谏他干甚?王阳明只是说韩愈多事吗?恐怕是在说他自己,一样的脾性,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过,多事归多事,韩愈依然勤勉努力,在潮州、袁州都留下了好名声。

宜春台往东北,是状元洲。往南几十里,是著名的仰山。宜春台往北,是袁山公园,袁山顶上,有昌黎阁,三层檐角飞翘,瓦都是金黄色,阁凌风屹立,清风从昌黎阁吹过宜春台,耳中似乎传来韩愈送王涯的话语:王涯兄啊,我没骗你吧,宜春确实不错!

东晋名将谢玄,因淝水之战大胜而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万载。此万载,便是宜春市下属的万载县。谢灵运深得谢玄欢喜,于是孙承祖爵,八岁的谢灵运就承袭为康乐公,食邑万载两千户,世称谢康乐。在万载境内,以谢灵运之封号命名的祠、堂、桥、水不下十多处,仅“康乐祠”就有三处。万载县的前身叫“康乐县”,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万载县城目前的所在地,就叫康乐镇。

韩愈知袁州时,不知道有没有去过谢灵运做永嘉太守时到过的江心屿,反正,韩愈写有一首《题谢公游孤屿》,对葬在万载的谢灵运表示尊敬:“朝游孤屿南,暮嬉孤屿北。所以孤屿鸟,尽与公相识。”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十一月十三日,临江军署院内,王安石出生。因其父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而临江军的治所就在清江县,宜春市下属樟树市的前身。

我在樟树市博物馆,看到一组雕像,小王安石手握书卷,站在父亲面前,父亲则双手捧着摊开的书本,面容和蔼,这应该是一个日常的教育场景。王安石在临江军生活了七年,可以想象,这里打下的扎实功夫,让日后的王安石如鱼得水。

上春台,草陆离;寻老屋,拜昌黎。在宜春的几日,心中一直惦念着韩愈,韩愈之后的卢肇、易重、郑谷,再后的王安石等,这些名字,或多或少都能与韩愈相连,这皆缘于他播下的读书种子。

秀江静潜向前,月光如水流淌,深巷中有悠扬的古琴声传出,“不独此邦人仰止,泰山北斗古今同”(明代高琬诗句),韩愈在袁州奏出的长歌,千年后仍有深深而久久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