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 《霍林河的女人》:斩断命运的绳索

      与近几年文坛上热烈讨论的新东北作家群、东北文艺复兴每每谈及的作家作品不同,《霍林河的女人》有另一种味道。

    2024-08-31

  • 自我之内的“我”

      黑孩 黑孩对主体存在的认识使她的小说拥有了一种潜在的思辨力量。

    2024-08-31

  • 城乡流动视野中的路遥小说

      从“城乡流动”的视角研究路遥小说,必然要涉及到社会学领域的相关概念,比如社会结构、社会流动。

    2024-08-30

  • 其实我们心里都有一个邰晓阳

      公安作家吕铮已出版长篇小说20部,包括两度被影视改编的《三叉戟》,以及荣获2023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的《打击队》。

    2024-08-30

  • 灰色之重——评秦汝璧小说《五十九度灰》

      作为黑白摄影术语的“灰度”在小说中如何被诠释,初读秦汝璧的中篇小说《五十九度灰》(发表于《钟山》2024年第2期)时,这是萦绕在我头脑中的问题。

    2024-08-30

  • 逃离,且走向新生——罗伟章《红砖楼》的符号学意义

      罗伟章在出版了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尘世三部曲》(《声音史》《寂静史》《隐秘史》)和《谁在敲门》之后,最新长篇《红砖楼》,又在《收获》2024年第4期隆重推出。

    2024-08-30

  • 依依墟里烟,浓浓东北情——《草木志》

      近年来,作家们推出了一大批以艺术真实作为创作出发点、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作品,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2024-08-30

  • 《汪曾祺1000事》:著书老去为抒情

      《汪曾祺1000事》,是一本非常另类的作家传记。

    2024-08-30

  • “市井诗学”与“时代传奇”——论《繁花》文学叙事与影视表达的不同魅力

      金宇澄所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繁花》,经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历经十年苦心孤诣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伴随着新年璀璨焰火热闹播出。

    2024-08-29

  • 郭冰茹:方言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一 提起“方言写作”,很多人都会想到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

    2024-08-29

  • “寻父”与挣脱人生牢笼的想象

      刘皓是一位00后写作者,非常年轻,但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鸵鸟》和《库球》却令人惊艳,在人物心理刻画的深度、叙事的复杂性等方面,显示出其小说技艺的娴熟,才华斐然。

    2024-08-29

  • 自我解释学与滑落的叙事——评《不舍昼夜》

      在我看来,所有类型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作为某种“自我坦白”的形式,并在这一过程中牵引出主体与他者、世界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虚构人物如何体验世界,以及如何辨认自身的存在,也可折射出某种自我解释学的图式和实践。

    2024-08-29

  • 《家住运河边》:一条文化的“平陆运河”

      广西女作家谢凤芹的《家住运河边》不仅是一部布局严谨、行文收放自如、描写生动逼真的散文集,更可以视为一条文化具象的“平陆运河”。

    2024-08-29

  • 《安生》:展现社区生活众生相

      仿佛在不经意间,四川作家凸凹耕耘多年、直面城市社区生活的长篇小说《安生》(四川文艺出版社),就这样放在我的面前。

    2024-08-29

  • 《时间的花朵》:学人之诗 卓然自树

      《时间的花朵》,收入了陈龙近两年来的诗作。

    2024-08-29

  • 汪泉《湘子桥畔》:潮涌帆升家国梦

      《湘子桥畔》是汪泉创作的长篇历史文化散文,既书写集历代众多建桥者而神化得名的湘子桥(广济桥),探寻潮汕文化根脉,又以此桥联结800多年间千千万万潮汕人的赤子之心,直抵海内外潮汕儿女的灵魂,演绎潮汕人的精神内核。

    2024-08-29

  • 以新闻手法、文学笔法书写乡村振兴

      劳罕、邢宇皓、卢泽华、常河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以敏锐的政治站位、宏阔的历史视野、强烈的时代意识、扎实的调查研究、精湛的文学笔力,深情书写苏皖交界一山两村近30年的山乡巨变,既以解剖麻雀描绘两个村庄在时代大潮中一次次蝶变的肌理和动因,也以两村镜鉴映照从农村改革到乡村振兴的千里江山图,揭示出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壮阔前景。

    2024-08-28

  • 巴陇锋《五月黎明》:宏大主题的文学言说

      《五月黎明》讲述了1946年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故事,在国民党政府及军警宪特围追堵截之中,共产党人与普通民众舍命护送“百姓之王”倪柏仁去延安,用生命与鲜血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

    2024-08-28

  • 《巡山》:创作源于热爱大自然

      生态文学这个概念令人感觉亲切,会由衷产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生命共鸣,但是真正写生态文学的作家及作品并不多。

    2024-08-28

  • 南方与自由的无能——评王十月《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的前一句是“逝者如斯夫”。

    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