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与人“在阅读中相遇”
自2014年“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为辽宁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近日,辽宁省第14届全民读书节(简称“读书节”)以“阅读新时代 决胜筑华章”为主题,在沈阳市开展一系列活动。
“我们办读书节,就是期望阅读渗透到全民中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靳国卫表示,今年的读书节特地选在辽宁省图书馆开幕,摒弃程式化步骤,旨在让大家感受浓厚的书香氛围。
读书节以主题论坛“在阅读中相遇”拉开序幕。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李洱、东西,知名作家孙惠芬,知名出版人李岩、臧永清、张东平同台对话,分享阅读感悟,并现场回应读者问题。
“阅读是在塑造大脑,就像我们健身是为了塑造肌肉。”论坛上,作家们畅谈人生感悟,金句频出,引发共鸣。据统计,“在阅读中相遇”主题论坛网络直播观看量达1730万,显示出民众对读书节的关注和热情。
主题论坛举办的同时,位于辽宁省图书馆一楼的沈阳市读书市集上人流涌动。市集设立精品图书优惠销售区、出版单位库存图书展销区、百姓图书交换区、文创产品展销区、非遗作品展示区等,中国出版集团、辽宁省博物馆等11家单位参展,热门图书、网红文创等万余种商品让利销售,气氛火热。
在读书市集的少儿书籍展区,8岁的武嘉怡被一本儿童读物吸引,捧着书读起来。“我们经常带孩子来省图书馆看书,今天正好赶上读书市集活动,孩子特别兴奋。”武嘉怡的母亲说,希望这样形式新颖的阅读推广活动能够持续开展,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大有裨益。
在百姓图书交换区,来自沈阳市浑南区的读者张东宁正仔细整理着自己带来的图书,不时有读者上前翻阅。“图书交换活动对我来说既新鲜又有意义。这次我特意挑选了一些读过的好书,希望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书友。”张东宁说。
“我们希望通过‘让藏书流动起来’的理念,将个人阅读行为转化为全民参与的阅读盛宴。”浑南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工作人员说。
本届读书节通过联动省市县三级,打造“烟火书香”新场景,让阅读深入市民日常生活。据介绍,此次图书置换只是全民阅读推广的起点,未来将以社区、街道、企业、学校等为点位,分层分类开展读书分享活动,重点带动青年群体和未成年人参与。
本届读书节还优选了100本阅读书目推荐给读者,包括主题类图书23种、社科类图书23种、少儿类图书22种、文化类图书22种、廉洁行动类图书10种,以好书开启新的阅读年。
读书节激发了市民的阅读热情,更带动了书籍的销售。以孙惠芬的新书《紫山》首发活动为例,200多本图书被抢购一空。作家东西的到场助签,更是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提升了活动现场的文化氛围。
据了解,本届读书节将持续至年底,其间将推出形式多样的系列阅读活动。如,将常态化开展覆盖全省14市的读书市集,在商场、社区、夜市等人流密集区开设“百姓书摊”“文化夜市”,开展图书置换、文创展销、文化沙龙等活动。另外,读书节期间,每月还将邀请茅盾文学奖得主、知名出版人及各行业代表,通过名家讲坛、公益直播、新书发布会、主题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读者打造一场场文化盛宴。
随着读书节的火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在辽沈大地上播下“读书”的种子。从全民热情参与到图书销售火爆,从传统阅读的传承到创新活动的融合,辽宁省将以读书节为平台,进一步推动“书香辽宁”成为全省文化名片。
更多
孙甘露:淬炼文学经典,攀登文艺高峰
“正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了上海的文学历史,孕育了上海的作家,使他们在激烈的变化中包容并蓄,并对时代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更多

丁玲:书写“女劳模之德”
丁玲让劳动模范杜晚香也成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