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艺与高科技:挑战、对话及其前景”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
分享到: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 周璐   2023年11月01日11:31

人工智能对文学有死亡威胁?镜子中的自己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弹幕文化与民族共同体有何关系?机器能够创造原创性的艺术吗……

10月22日上午,由湖北省文联、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文艺与高科技:挑战、对话及其前景”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开幕。“两院”院士、科学哲学家、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高科技企业代表等来自全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记者周璐 摄

开幕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表示,本次研讨会以文艺与高科技的关系为主题,站在时代的前沿。“近年来,科技的迭代创新让人应接不暇,在催生新业态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困惑和忙乱。如何把握创作和评论的导向,如何认识和引导新技术引发的新文艺现象?这正是文艺理论就当研究解答的重要现实问题。”袁正领认为,文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要着眼文艺的传播属性,以积极的姿态应对高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着眼科技进步,推动艺术创新的整体性,全面认识和把握文艺发展新形势;要着眼文艺多重属性的内在关联,准确判别和掌握高科技对艺术创新影响的边界。

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发言说,希望以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为契机,打造广泛联动的文艺评论平台阵地和跨行业、跨区域、跨学科交流互动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创造更多文艺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努力开创新时代湖北文艺评论工作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当天,张勇传、胡一峰、聂珍钊、朱锐、胡亚敏、张跣、贺仲明、梅剑华、彭修银、杨慧、黎杨全、十三维等专家学者作了“江河文明”“AI与人文学术研究的科学转向”“论高科技时代的文学意义”“高科技对文学创作的革命性影响”“科技与美学的结合”等主题发言。

据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李建华介绍,为期3天的研讨会将通过主旨演讲、小组发言和现场参观等形式,围绕“大数据语境下文学创作与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技术演变与艺术本质、高科技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与实践、文艺的数字化传播与智能化变革、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科技与艺术”等6个方面的议题展开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