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许冬林:短篇小说,有一个水面之下的部分
分享到:
来源:《小说月报》 | 许冬林  2023年06月08日09:10

在我的家乡安徽芜湖长江北岸一个水乡小镇,那里有一个“超节”习俗,就是养儿子的人家在儿子结婚之前的那个中秋,要给女方以及女方的亲戚家送鸭子,意思是这亲事再“压”牢实一些,同时预告女方,在年底,男方要将姑娘娶进门了。因此,鸭子和青年男女的婚姻之间便有了联系,鸭子、河水和小镇青年之间,便有了一些故事。

这篇小说,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小镇青年的情感困境,当然也包含个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主人公大川被同学拉去,去看另一个同学的漂亮的未婚妻姑娘,结果阴差阳错地暴露了自己的长相丑陋脾气暴躁的未婚妻老姑娘。小说结尾,大川和他的两位同学最终并没有去看那位漂亮的姑娘,而是在离姑娘家不远的一条河上游泳。

小说在写到他们在河上游泳的时候,我几乎是发起所有的力量做最后的冲锋,并且把我少年时在乡村的河里游泳的经历和感受也拿进来,并发挥想象。一个在岸上的世界里饱受发展困境、情感困境和精神困境苦恼的人,当他游泳游到河水中央时,回看岸上的村庄、岸上的世界时,会有一种神奇的获得广阔和自由的感觉。小说里的大川,在河水中央,沿着一根竹竿倔强地向河水之下的世界发起三次探索,并在这低温的水下世界里追忆早春一样温柔的初恋姑娘,以此获得短暂的幸福和解脱。

小说发表出来后,有几个读者朋友问我,大川最后回到水面之上了没有?对此,我并没有回答。并且我反问他们,你们认为呢?他们有人认为大川最后回到了水面之上,因为还有弟弟,还有父母,还有责任,还有等待开拓的广阔生活,还有希望。也有人认为,大川最后不想再回到水面之上了。当然,不想上来不等于不会上来。我觉得他们的答案都成立,每个读者都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幸福观、人生观,去参与构建小说人物的最终命运,这对于作者,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说明小说写到最后一个字之后,它还在生长。

短篇小说因为短,可以在字面之上去直接叙说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这就像水面之上的风景,可以一眼尽收眼底。而故事背后,一代人的情感,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命运走向,故事在结束之后在读者心里所形成的余续,和思考,则是水面之下的风景。短篇小说,应该还有一个水面之下的部分,而且,我认为它甚至于大于水面之上的风景。也因此,短篇小说写作,对我便愈加充满了一种召唤的魔力。

访谈更多

吕进、魏巍:当代新诗的语言美学

“诗家语的‘不变’在于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追求,‘变’则体现为对当下经验的敏锐捕捉。”

原创推荐更多

诗歌 | 绸衾的梦(诗三首)

每一场忧患,都赶着了 窥探梦海,十分深渊和庞杂 不妨, 赶一趟春心荡漾 迷惘和困境,总是那么清晰

散文 | 武汉江滩的昼夜诗笺

那浩荡的江水,如同大地奔腾的血脉,裹挟着昼夜的诗篇、烟火的记忆、钢铁的传奇,以及无数如我般渺小灵魂的呼吸与凝望,向着永恒的地平线,向着永不枯竭的晨光,奔涌,不息。

散文 | 汉江夏日

晴天的汉江明媚,雨天的汉江朦胧,雨后的汉江清新,夏日的汉江传神而美丽。

散文 | 青青丝瓜种清欢

“老我但知閒是好,丝瓜藤下枕书眠。”。坐在丝瓜架的绿荫下,清风悠悠,绿波荡漾,黄花灿灿。或读书,或品茗,或闲聊;累了,嗅一嗅淡雅的黄花,摘一根从青藤绿叶间垂下细腰纤纤的丝

诗歌 | 《北方以北》(组诗)

大雪隐入通往平原的路径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长满山坡,目睹 北风摇晃出岁月深处的方言